报告关键要素:4月26日晚间,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投资要点:全年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稳中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6亿元,同比+56.4%,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99.5%。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受益于公司交付能力和产能规模的提高,规模效应下利润充分释放。21Q4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48.6%,环比+15.6%,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79.9%,环比+18.0%,营收、归母净利润均达历史最高。22Q1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114.0%,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57.1%,扣非净利润4.3亿元,同比+78.3%,位于业绩预告中枢。21年公司毛利率39.7%,同比+3.1pct,净利率29.0%,同比+6.6pct,净利率创历年最高水平。
在手订单充足,全年目标营收超百亿。22Q1末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55.6亿元,同比+132.6%,存货81.2亿元,同比+162.7%。22Q1公司新签设备合同超40亿元,截至22Q1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22年公司目标新签半导体设备及服务订单超30亿元(含税),全年公司目标营收超百亿。
围绕优势领域,半导体设备、碳化硅打造新增长曲线。2021年公司各主营业务营收取得大幅增长,晶体生长设备/智能化加工设备/蓝宝石材料/设备改造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2.47%/106.61%/100.78%/258.20%。公司目前已形成以光伏半导体装备、蓝宝石材料、碳化硅装备及材料三条业务布局,半导体设备、碳化硅业务有望成为第二、三增长曲线。预计今年硅片设备订单仍然维持去年水平,半导体设备今年订单有望放量,碳化硅片业务市场广阔。公司在现有硅材料技术优势下,积极寻求业绩新增长点,未来有望形成业务线业绩接力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8/141.2/ 16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35.9/41.5亿元,对应4月28日收盘价市盈率为24.7x/17.4/15.1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光伏行业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半导体设备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