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上周恒生指数单周(2022年 6月 20日至 2022年 6月 24日)上涨了 3.06%。
6月在“OK 镜政策”、“上海开始解封”、“消费复苏”、“暑期将至”等因素的共振下,医药板块表现良好。12个恒生行业中仅 3个行业下跌,其中恒生医疗保健业涨幅最大,上涨 13.02%,跑赢恒生指数 9.96个百分点,在 12个恒生行业中排第 1名。
6月 20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标志着第七次国家集采拉开序幕。此次集采涉及 61个品种,集采政策更加完善,竞争愈加激烈。根据 insight 统计,从品种来看,集采目录中 13个品种过评的企业超过 10家,其中,奥美拉唑注射剂竞争最激烈,已有 26家企业过评。而此前,第五批集采在开标前日仅有 5个品种超过 10家企业竞争。从企业数量看,齐鲁制药、科伦药业、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等 6家企业均有超过 10个品种纳入此次集采目录。本次集采将于 7月 12日开标,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后续集采中标情况。
6月 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到 2025年,要培养造就一支基本满足中医药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 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意味着国家重视中医药人才体系、人才教育等改革,为中医药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药港股相关标的包括: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中国中药、北京同仁堂旗下的同仁堂国药、中医连锁机构固生堂等个股。
投资建议未来建议关注以下几个赛道:
1)创新药:传奇生物 CART 成功于 FDA 获批是创新药出海的优秀先例,长期看医药创新仍是主要发展方向,建议紧密跟踪相关企业的海外临床试验进展,重视相关潜力品种的海外市场空间,建议关注信达生物(1801.HK)、康方生物-B(9926.HK)。
2)医疗器械:短期市场对器械集采预期较为悲观,相关标的表现较为低迷;长期看,板块子赛道众多,分子诊断及微创机器人等子赛道潜力巨大,龙头企业和创新企业具有壁垒。建议关注机器人赛道优质标的微创机器人-B(2252.HK),以及癌症早筛标的诺辉健康-B(6606.HK)。
3)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渗透率低,需求增长前景广阔,建议关注肿瘤医疗服务标的海吉亚医疗(6078.HK)、港股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2279.HK)等。
4)CXO:CXO 行业目前估值相对合理,具有配置的性价比,国内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受益于海内外下游需求增长,行业高景气可以持续。长期推荐一体化产业龙头药明康德(2359.HK)、康龙化成(3759.HK)、药明生物(2269.HK)。
5)疫苗及新冠治疗药:疫情周期超预期,香港和上海疫情严重,防疫需求仍然很大。疫苗建议关注康希诺生物-B(6185.HK),新冠治疗药建议关注君实生物(1877.HK)、先声药业(2096.HK)、歌礼制药-B(1672.HK)。
核心观点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恒生指数单周(2022年 6月 20日至 2022年 6月 24日)上涨了 3.06%。6月在“OK镜政策”、“上海开始解封”、“消费复苏”、“暑期将至”等因素的影响下,医药板块表现良好。12个恒生行业中仅 3个行业下跌,其中恒生医疗保健业涨幅最大,上涨 13.02%,跑赢恒生指数 9.96个百分点,在 12个恒生行业中排第 1名。
上周恒生医疗保健行业企业 156家上涨,43家下跌。其中,诺辉健康-B(6606.HK)单周涨幅达 63.04%,居行业涨幅榜首位。此外,康方生物-B(9926.HK)、春立医疗(1858.HK)、再鼎医药-SB(9688.HK)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41.86%、39.15%和 38.56%。亮晴控股(8603.HK)单周跌幅达 18.60%,居行业跌幅榜首位。此外,万嘉集团(0401.HK)跌幅相对较大。
行业动态:
1)6月 20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标志着第七次国家集采拉开序幕。
2)6月 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重点公司动态:
【信达生物(1801.HK)】国家药监局已经正式批准创新药物 PD-1抑制剂达伯舒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
【石药集团(1093.HK)】公司附属公司上海津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1类新药JMT103(纳乐舒单抗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BL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药品审评中心并同意申请优先审评,目前申请正在进行中。本次申请的适应症为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困难的骨巨细胞瘤。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药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药品质量等突发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