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报和 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6.63亿元,同比增加 13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0.79亿元,同比扭亏。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2.57亿元,同比增加 481.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3.28亿元,同比扭亏。
点评:2021年业绩大幅改善,主要受益于锂产品的量价齐升:2021年公司的锂精矿和锂盐销量分别为 55.1万吨和 4.77万吨,同比增加 56.26%和 33.64%;
2021年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均价分别为 11.7万元/吨和 11.07万元/吨,同比提升 163%和 113%。
2022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并同比扭亏,除了锂盐产品价格同比提升之外,还受益于联营公司 SQM 投资收益的提升、参股公司 SES 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带来的投资收益等。
远期权益锂化合物产能超 15万吨/年,较 2021年底提升约 98%:澳洲奎纳纳年产 4.8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和遂宁安居年产 2万吨碳酸锂项目处于试生产或建设阶段,重庆铜梁有 2000吨金属锂项目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SQM 年报显示到 2023年,其将进一步提高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能,分别达到 21万吨和 4万吨。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公司 2025年公司权益锂化合物产能为 15.7万吨/年,较 2021年底的 7.9万吨/年提升约 98%。根据我们的测算,15.7万吨相当于 2025年全球锂盐供给的 10%左右。
3月国内电动车渗透率继续上行,锂价有望高位震荡: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 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 46.5万辆,产量渗透率达到 20.7%,再创历史新高。近期锂价有所回调,截至 2022年 4月 22日碳酸锂价格回调至 48.2万元/吨,近 30日价格下降 4.5%,但仍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根据欧阳明高院士在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预计锂资源供需平衡 2-3年后有可能恢复正常”,我们认为供需的紧张使锂价仍有望维持高位震荡。
盈利预测与评级:鉴于公司未来产能的扩张,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3年 EPS 分别为 7.33元、8.26元,分别上调 43.7%/23.5%,新增 2024年盈利预测 EPS 为 10.93元,对应 2022-2024PE 为 10X/9X/7X。 鉴于公司全球行业龙头地位及资本结构的逐步改善,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供给侧产能过快释放;债务流动性风险;公司项目建设达产不及预期;安全环保风险;海外运营风险;技术路径变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