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主要方向包括创新医疗器械、生命科学实验室解决方案、小分子创新药等。二级市场方面,贝达药业拟向实控人大额定增。此外,国产原研药首次被列入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国内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生态进一步改善,创新升级延续。
投资要点本周投融资事件盘点本周国内外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资金主要投向包括创新医疗器械、、生命科学实验室解决方案、小分子创新药等,投资轮次较为分散。本周多家创新器械器械收获亿元级融资,包括电生理平台安钛克医疗、代谢病领域器械公司糖吉医疗、眼科器械公司朗目医疗等。此外,提出CQDMO(合同委托开发制造和质控)新模式的细胞治疗CXO企业谱新生物收获千万级融资。同时,处在医药研发上游的镁伽科技及睿科集团分别以其生命科学实验室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收获3亿美元及超亿元融资。
二级市场方面:贝达药业拟向实控人丁列明增发募资不超10亿元;美迪西21.6亿元定增募集说明书修订稿公布;二类新药研发企业力品药业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智云健康已通过港交所聆讯,IPO上市在即。
本周主要收并购事件:GE5000万美元投资以色列掌上超声企业Pulsenmore;惠泰医疗拟5.86亿元收购上海宏桐剩余37%股权。
本周相关政策及重要文件梳理NMPA公开征求《关于鼓励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中药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药标准管理能力,建立最严谨的标准,推动标准工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中药标准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国产原研药首次被列入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6月17日,CDE公开征求《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五十九批)》(征求意见稿)意见,国产原研药首次被列入参比制剂目录。本批目录列入的国产原研新药共14个品种、22个品规,包括部分上市时间较早品种,涉及12家原研企业,其中恒瑞医药入选品种达到3个。我们认为,此次事件是对于国产原研药质量与疗效的肯定,预计在后续参比制剂目录批示中会有更多国产原研药物的加入。此次事件同样宣告了国产原研药由于缺乏参比制剂而无法被仿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仿制药的进一步渗透使得行业竞争加剧,这或将进一步改善国内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生态,创新升级趋势延续。2022年月度投融资数据整理(更新至2022年年5月)全球:医疗器械投融资回暖,续生物医药投融资连续4个月处于低位。2022年5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74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27.67亿美元,与上个月基本持平;2022年5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51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9.10亿美元,环比上升约50%。国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融资月度数据呈震荡状态。
2022年5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积发生26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8.03亿美元,升环比上升42%,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大幅上升;2022年5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3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2.67亿美元,环比下降5.2%。从细分领域上看,生物制药和其他耗材分别是5月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关注度最高的板块,投融资事件分别发生了46与17起。
域全球医疗健康领域IPO热度处于低位,5月月A股新增一家公司上市。2022年5月,A股医药生物行业仅普蕊斯(SMO)上市,IPO事件数量相较4月(3起)及3月(8起)相比大幅下降,二级市场融资景气度位于今年的低位。港股方面,5月仅云康集团(医学运营服务)上市,低景气度延续(4月发生0起,3月发生2起IPO)。美股4月共发生4起IPO事件,数字较上个月减少2件。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眼部保健公司博士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成为近年来美股医疗板块规模最大IPO事件。
创新药械板块估值梳理(2022.6.17))总体来看,A股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高于H股,主要由于H股大量创新药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细分来看,A股的创新药板块(Wind创新药)平均估值水平(PE(TTM)均值56)略高于器械板块(Wind医疗器械)(PE(TTM)均值44)。H股创新药械板块在除去负值之后,两个板块的平均PE(TTM)分别为22和23。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A股创新药械板块整体继续保持上扬势头,涨跌幅分别为+3.81%及+5.26%。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欧普康视(+23.92%)、长春高新(+20.14%)、正海生物(+15.03%)、万泰生物(+15.03%)、冠昊生物(+12.98%)。本周H股创新药械板块小幅下挫,涨跌幅分别为-3.08%及-0.90%。其中涨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东阳光药(+10.74%)、昊海生物科技(+4.32%)、心通医疗-B(+4.07%)、微创医疗(+3.41%)、中国生物制药(+3.37%)。
投融资双周观点复盘这两周创新医疗器械投融资热度延续,同时,本周医药研发及其上游生命科学实验室领域出现的大额融资反应了国内资本对于药械创新升级趋势的认可。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械的投融资生态仍在持续完善,医药生物行业的创新升级是主旋律。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