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影响行业配置的重要因素:
(1)股市进入熊转牛临界点,虽然长期盈利预期很难快速恢复,但股市资金活跃度和风险偏好会有一定的回归,成长板块估值提前于业绩恶化调整到位后,会出现季度级别的技术性反弹。类似2015年Q4的创业板反弹,2019年Q1的电子&TMT和2021年Q3的消费股反弹。
(2)疫情后投资者开始逐渐预期经济恢复,一旦观察到房地产销售改善,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会从稳增长预期变为经济回升预期,消费等经济相关的超跌板块也会有表现。
未来3个月配置建议:软成长(长期成长性+利润风险出清+低估值)>消费(估值中等+产业链竞争格局尚好+稳增长效果观察期)>硬科技(风险偏好回归+估值修复)>金融(稳增长预期催化减弱+熊市后期券商强)>周期(海外经济走弱+供给政策微调)。
从ROE分位数-PB分位数指标来看,周期和成长板块存在明显的低估。
消费、金融和稳定板块有高估的情况。
成长:估值修复带来季度反弹,软成长>军工≈硬科技。硬科技年度供需格局偏弱,但估值调整领先于业绩恶化,受益于资金回补,会有季度性估值修复的机会;软成长估值在历史低位,战略上已经进入供需格局改善的临界点;军工行业的供需相较于宏观经济比较独立,盈利稳定性强,估值已经达到历史中等水平,可以超配。
消费:下一次机会在下半年经济企稳前后,关注家电(超跌+稳增长)、医药生物(估值比景气度下滑更快)。从供给端来看,不同消费板块产能增加情况分化明显,如果随着疫情的好转和稳增长政策见效,消费需求端将有所恢复。未来1年消费供需格局会由去年的需求持续恶化,走向分化。消费板块未来的机会来自两类:
(1)估值超跌+经济恢复后需求同步改善;
(2)估值调整速度远快于ROE下行速度后的修复。
金融地产&稳定:超额收益持续到地产销售企稳,关注非银金融。历史上金融股的超额收益,大多从熊市初期或中期开始,持续到指数反转后的第一波上涨结束。如果见到地产销售企稳,则稳增长板块超额收益将进入尾声。一般在熊市中,银行最早产生超额收益,地产次之,非银最后。非银金融从熊市后期开始会逐渐增强,进可攻退可守,可关注。
周期:海外经济转弱可能压制需求,关注石油石化、机械。长期产能建设不足是支撑商品价格和周期股的长期核心逻辑。但是未来半年,需求结构会有变化,从海外转向国内。商品价格未来1个季度内可能会出高点,随后休整,下一次上涨可能在年底或者明年初。
风险因素:经济下行超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