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带动板块强势回弹。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 3.31%,跑赢上证综指(+2.08%)1.23个百分点。本周上海、北京疫情得到控制,上海复工复产效率超市场预期,北京在周末也恢复餐饮堂食,不少区域发布方案,为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纾困解难。疫情改善有效提振市场情绪,利好消费恢复,周一至周二板块大幅拉升。疫情受损的子行业和个股本周反弹显著,各细分行业中啤酒涨幅最大,上涨 8.37%,其次涨幅较大的是烘焙食品和其他酒类,涨幅分别为 6.79%和 6.63%。
个股方面,黑芝麻(+34.50%)、甘源食品(+18.32%)、立高食品(+17.08%)、莲花健康(+15.54%)、百润股份(+15.51%)等领涨。
2、短期看好板块整体反弹空间,疫情影响不改行业上升趋势。本周一及周二白酒板块随着市场情绪好转、对消费板块信心恢复,整体回弹。我们此前强调,春节以来板块走弱主要是市场对板块信心不足导致,白酒基本面没有问题,预计催化主要来源于疫情的好转和消费政策落地两方面。本周上海复工复产超预期,板块迎来强催化,短期看好板块整体的反弹机会。但近期各酒企端午渠道反馈次高端中高端受影响较大,市场对板块二季度业绩仍有担忧。我们认为:1)次高端价格带受影响较大主因部分区域餐饮、宴席等场景受损,另有部分酱酒热退潮因素。而高端酒和光瓶酒主要分别对应送礼和自饮场景,受影响相对较少。因此销售结构的短期变化并不代表消费降级。2)多数区域 5月疫情基本得到有效管控,消费场景也开始复苏,需求环比 4月逐步恢复。3)二季度白酒业绩预计回落、分化。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二季度,3-5月为淡季,且疫情发生在局部地区,对全年影响非常有限。高端酒基本面稳健。全国化次高端酒企如舍得、酒鬼、水井等有高基数压力,疫情拖累其招商节奏,二季度业绩预计较一季度将有回落。区域次高端龙头如苏酒、徽酒等业绩确定性更高。4)短期疫情冲击并不影响行业价格升级趋势,白酒结构性景气趋势不改,基本面稳健,次高端仍是未来最大机会。考虑到疫情对基本面的影响有限,后续随疫情边际转好和经济政策落地的利好催化,市场信心修复后,板块存在整体的反弹空间,建议把握底部优势个股的布局机会。
3、疫情影响逐步缓解,关注业绩边际改善板块个股。本周上海宣布全面促进复工复产,同时,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各地开始出台促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5月疫情受损行业数据表现环比改善,而部分疫情受益股 5月收入增速回归正常。1)据调研反馈,海天 5月餐饮端消费表现略有提速,完成进度好于去年同期。百润股份 5月预调酒业务线下传统渠道需求向好,上海工厂已经复工复产。2)疫情受益股在本轮疫情下的业绩弹性以及持续时间均弱于 2020年,一方面是经历两年的疫情反复后,居民消费信心以及消费力疲软,报复性消费弱化,另一方面渠道囤货和居家囤货更加理性。结合当前背景,建议关注短期疫情受损,长期成长逻辑不变,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的龙头个股,如百润股份、绝味食品、安琪酵母、立高食品、重庆啤酒等。同时,考虑到今年部分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继续优选抗通胀能力以及业绩确定性较强品种,例如洽洽食品、安井食品、双汇发展、涪陵榨菜、伊利股份等。
4、行业和公司观点更新:
(1)安井食品:疫情催化居家囤货需求,公司面点、预制菜等产品持续供不应求,但 4月由于部分地区物流受阻现象较严重,且餐饮端需求较为疲软,压力较大。5月由于 C 端产品持续旺销,物流逐步恢复正常,工厂发货情况转好,渠道补库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预计5月实现较好增长。同时,疫情对餐饮的影响在逐步缓解,预计 B 端消费逐步改善。利润端来看,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鱼浆、鸡肉、猪肉均呈下行趋势,叠加今年公司在促销、内部管理、广宣等费用投放上把控更为严格,盈利水平有望得以有效提升。
(2)伊利股份:液奶 5月环比 4月有所改善,奶粉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受疫情影响,4月公司液奶业务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低温业务影响较大。上海地区业务由于在保供名单,表现好于预期,5月以来液奶开始恢复。婴幼儿奶粉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预计 2季度仍保持 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公司奶酪业务铺货符合预期,计划全年在to C 端实现翻倍增长。冷饮业务受疫情影响整体可控,年初至今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5、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整体来看白酒行业稳健向好的趋势不变,次高端逻辑持续兑现;大众品情绪最悲观时点已过,估值回落后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基于此我们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
白酒:推荐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今世缘、伊力特、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山西汾酒、口子窖、五粮液、金徽酒等。
大众品:推荐百润股份、双汇发展、洽洽食品、安琪酵母、安井食品、伊利股份、海天味业、重庆啤酒等。
短期推荐洋河股份、伊力特、百润股份等。
6、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餐饮渠道恢复低于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消费升级速度受阻;3)行业政策变化导致竞争加剧;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5)重点关注公司业绩或不及预期;6)食品安全事件等;7)文中所引用资料及数据如与公司公告不一致,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