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基础化工行业动态分析:海外聚氨酯企业22Q1季报解读:能源成本飙升下利润增速和预期出现分化

来源:安信证券 作者:张汪强 2022-05-1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海外聚氨酯企业业2022Q1业绩同比均实现增长,利润增速看美强欧弱。据各公司财报,22Q1巴斯夫、科思创、亨斯曼、陶氏营收同比+19%、+42%、+30%、+28%,EBITDA同比+17%、+8%、+44%、+40%,看营收影响因素,各公司销量同比-1%、+4%、+4%(PU板块)、+3%,价格同比+16%、+23%、+29%(PU板块)、+28%,显然各公司盈利端驱动来自于产品大幅涨价,聚氨酯需求端同比看,欧美建筑业需求依然强劲,家具、汽车等耐用品需求有所下滑,价格大幅上涨更多源于天然气、原油等大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飙升下的成本转嫁,从盈利增速看,巴斯夫、科思创经营重心在欧洲,成本压力较重心在北美的陶氏和亨斯曼更大,这点从科思创一季度提价策略无法完全覆盖成本上行已可见一斑。

科思创、巴斯夫欧洲工厂原材料和能源成本飙升,陶氏趁虚而入。据ICIS,欧洲每年近40%的天然气消费依赖俄罗斯供应,通过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北溪1号及土耳其Turkstream四条管道进口,2021年俄罗斯管道供应总体上是有限的,2022年以来,生产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过境乌克兰管道运送的天然气流量仅有五年协议约定的三分之一,相应的,据巴斯夫、科思创财报,巴斯夫在欧洲工厂的天然气成本于2021H2开始大幅上行,从2020年月均0.5亿欧元大幅提升至2021年底的月均近4亿欧元,2022Q1维持在3~4亿欧元/月,科思创也大幅上调2022年能源账单预期至20亿欧元,是2020年的近3倍(22Q1能源成本占营收比重9.6%,较2020FY高4pct),其欧洲工厂现阶段电力、天然气成本是美国、中国工厂的3~4倍和5~8倍,在此背景下,欧洲化工核心德国为摆脱对俄气严重依赖,前期搁置的由HEH建造液化天然气进口设施计划被重新提上议程,该项目若完成将满足德国15%的天然气需求,陶氏趁虚而入,通过提供其德国Stade基地港口基础设施成功入股HEH,其欧洲工厂能源成本优势将长期凸显。

环比看巴斯夫、亨斯曼和陶氏业绩指引基本持平,科思创下调预期。据各公司财报,巴斯夫22Q1EBIT利润率~12%,其预计2022年公司特殊项目前EBIT在66~72亿欧元之间,对应EBIT利润率~9%;科思创2022年EBITDA预期由25~30亿欧元下调至20~25亿欧元,预期22Q2EBITDA为4.3~5.3亿欧元(22Q1为8.06亿),二季度指引下调主要由于中国疫情封锁对亚太地区销量的影响(对应2~2.5亿欧元的EBITDA损失);亨斯曼预期22Q2聚氨酯板块调整后EBITDA为2.1~2.3亿美元,中枢环比基本持平,其GeismarMDI分离器将于22H2开始贡献利润;陶氏上调22Q2销售额指引,扣除2.25亿美元的季度检修影响,EBITDA预期31亿美元,环比持平。

投资建议:据Gazprom和天天化工,俄罗斯近期已暂停向保加利亚和波兰供气,当前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对欧洲能源的影响仍未消退,欧洲TDI、MDI产能分别占全球的24%、27%,仅次于中国,若欧洲异氰酸酯生产受影响,届时势必造成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出口亦有望受益,建议关注: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地缘政治发展超预期等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华化学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