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期猴痘疫情在多个非流行国家出现病例。WHO 于 5月 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世卫组织三个区域的 12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会员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其中,9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8例正在进行调查的疑似猴痘病例,目前为止未有死亡病例。
猴痘由猴痘病毒引起,已成为公共卫生事件中最重要的正痘病毒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双链 DNA 病毒,呈长方形,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属于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属,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灭活,56℃加热 30分钟,也易使其灭活。猴痘病毒有两个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即中非分支和西非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 3.6%;中非分支病死率约为 10.6%,被认为更具传染性,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加严重。目前欧美流行的猴痘病毒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在 1980年消灭天花之后,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中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猴痘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需具备一定条件猴痘的潜伏期一般在 6-16天,即从获得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感染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病期(0-5天),特点是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痛、无力等;第二阶段为皮肤出疹期,一般在脸部、手掌、脚掌、躯干部位出疹。猴痘症状通常持续 14-21天。症病例在儿童中更为常见,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等有关。
其传播途径一般为动物传人,也可人传人,主要是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人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以及受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染。有可能通过大量呼吸的飞沫传染,但条件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的情况下,并且一般这种飞沫通常只能传播几英尺。
PCR 是猴痘首选实验室检测方法,建议关注预防-检测-治疗全链条猴痘患者的治疗依赖于症状的支持。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病毒DNA 是猴痘的首选实验室检测方法。符合疑似或可能病例定义的病例,通过 PCR和/或测序检测病毒 DNA的独特序列,由实验室确认为猴痘病毒。
猴痘预防方面,WHO 官网信息显示,使用第一代牛痘病毒天花疫苗接种天花疫苗在预防猴痘方面的效果显示为 85%。从历史上看,接种天花疫苗已被证明可以预防猴痘。FDA 批准了第二代牛痘疫苗 ACAM2000和用于预防天花和猴痘的 JYNNEOS 疫苗,其中 JYNNEOS 疫苗是唯一获批的猴痘疫苗。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
猴痘治疗方面,目前暂无治疗猴痘感染的特效药。2018年 FDA 批准的首款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 TOPXX(tecovirimat) 可用于治疗猴痘,但尚未被广泛使用。TPOXX(tecovirimat)是一种抗天花病毒的抗病毒药,靶向并抑制正痘病毒 VP37蛋白的活性。此外,美国 CDC 认为天花疫苗、包括西多福韦、布林西多福韦、TPOXX(tecovirimat)等在内的抗病毒药物、牛痘免 疫球蛋白都可以用于控制猴痘的爆发。
猴痘检测方面,国内有多家企业已研发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建议关注猴痘疫情的发展态势,关注预防-检测-治疗全链条所涉及的公司,已有检测试剂盒及具有检测试剂盒研发能力、疫苗研发能力、治疗药物储备的相关公司或将受益。
风险提示
(1)疫苗行业政策趋严;
(2)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