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医药生物行业投融资主要方向包括小分子创新药、 细胞基因治疗、创新器械等。 国内多家企业启动二级市场融资,其中药明康德拟增发 H股,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拓展海外业务。 政策方面,国内肿瘤免疫治疗指导原则发布。 此外, Informa 2022医药研发白皮书发布,全球新药研发景气度延续,中国已成全球新药研发重要新生力量。
投资要点 2022年 4月投融资数据整理全球: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投融资,连续三个月处于相对低位。 2022年 4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 82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额约 27.27亿美元,环比下降约 9%;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60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额超过 6.08亿美元,环比下降约 56%。 国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融资月度数据呈震荡状态。
2022年 4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积发生 3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 5.68亿美元,环比下降 47%;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3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 2.82亿美元,环比下降 33%。从细分领域上看,生物制药和 IVD 分别是 4月全球投融资关注度最高的板块,投融资事件分别发生了 46与 21起。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 IPO 热度处于低位, 4月 A 股新增三家公司上市。 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药康生物(实验动物模型)、海创药业-U(创新药)、天益医疗(医疗器械)。港股 4月无 IPO 事件发生,美股 4月共发生 6起 IPO 事件,数字较上个月增加了一倍。
本周投融资事件盘点本周国内外医疗健康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频发,大额资金主要投向包括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以及 RNA 相关药物等,投资轮次较为分散。 星锐医药、来凯医疗、森朗生物、 Remix Therapeutics、 Kriya Therapeutics 等分别获得数亿元融资。
二级市场:本周两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股,两家公司启动定向增发。 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云康集团、 SMO 公司普蕊斯分别在港交所主板以及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药明康德与纳微科技分别拟在 H 股与 A 股开展定向增发。 药明康德通过进一步加大海外产能投入,有望与客户建立更强粘性,为中长期业绩可持续性稳定增长提供产能支撑。
本周主要收并购事件: ①一心堂 1.83亿元再收省内药房,其在山西的门店占有率或将达到 5.28%。 ②瑞康生物多家子公司失控。 ③恒瑞医药海外全资子公司Luzsana Biotechnology 成立,专门负责海外市场药物开发和商业化。
本周相关政策及重要文件梳理5月 16日, CDE 发布《抗肿瘤治疗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识别、判定的科学性和稳健性,提高说明书撰写质量,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给出明确指导意见。
Informa 发布《2022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白皮书指出: 2022年全球新药研发景气度延续,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重要新生力量。 以下为白皮书内容要点梳理: ①全球药物研发景气度延续,中小型医药公司成管线增长主动能。
②抗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热度延续,新冠药物研发降温。 ③里程碑时刻:中国药企首次进入研发管线规模排名 TOP25,本土新药蓬勃发展时期已经到来。
创新药械板块估值梳理(2022.5.20)总体来看, A 股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高于 H 股,主要由于 H股大量创新药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细分来看, A 股的创新药板块(Wind 创新药)平均估值水平(PE(TTM)均值 49)略高于器械板块(Wind 医疗器械)(PE(TTM)均值 41)。 H 股创新药药械板块在除去负值之后,两个板块的平均 PE(TTM)均为 21。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 A 股创新药械板块(Wind 创新药 HK 以及申万 HK 医疗器械)均有小幅下跌,周涨跌幅分别为-0.91%和-1.18%。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海正药业(+21.48%)、华东医药(+10.48%)、康希诺(+9.23%)、爱美客(+7.46%)、九强生物(+7.22%)。本周 H 股创新药械板块迎来大幅上涨,周涨跌幅分别为+3.15%和+7.01%。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沛嘉医疗-B(+16.33%)、威高股份(+12.94%)、方达控股(+12.20%)、微创医疗(+10.01%)、微创机器人-B(+9.79%)。
往期观点复盘这两周的投融资资金投向主要包括小分子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创新器械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我们发现,除了传统的通过靶向蛋白质进行药物发现的方法外, RNA 药物研发深受国内外资本追捧。另一方面,恒瑞、药明康德等国内龙头这两周都在国际化布局上有大动作,结合 2022年医药研发白皮书数据,我们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新药研发国际化趋势下仍有超预期空间。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