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07.06%;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增长75.89%;基本每股收益1.54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4亿元,同比增长127.69%;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下降19.4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投资要点
产能释放助销售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有待修复 2021年和2022Q1公司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受益于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公司加紧产能释放实现较好销售;2021年毛利率为21.6%,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原材料成本压力逐季增重,21Q4毛利率降低至17.1%,22Q1为13.8%。2021年研发费用为13.1亿元,同比增长91.5%,主要系公司组建超2000人的研发团队及实验室和中试线等支出增加。
动力电池:扩产规模宏大,上游布局深入 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收入100.07亿元,同比增长146.25%,主要系软包三元电池新建产能持续释放,电池出货量保持增长,公司在全国装机量2.92GWh,排名第八。2021年以来公司积极扩产,包括成都50GWh(一期20GWh)、荆门152.6GWh动力储能电池及20GWh大圆柱电池、启东10GWh磷酸铁锂电池(合资厂)等,并在海外规划匈牙利基地。客户拓展不断加快,4680电池获得成都大运汽车定点,与戴姆勒、宝马、小鹏等优质车企保持紧密合作。在供应链保障上,公司与华友钴业、恩捷股份、云天化、德方纳米、贝特瑞、新宙邦等头部企业合作,布局上游资源及中游材料。
消费电池:小圆柱产能翻倍,进入一线客户供应体系 2021年消费电池收入68.76亿元,同比增长67.79%,主要系公司在圆柱电池领域积累深厚,同时三元圆柱电池产能提升满足需求。2022年4月,公司第十三工厂正式投产,建设6条全球先进高速生产线,生产效率达300ppm,圆柱电池(18系和21系)年产能扩充7.5亿只,总产能达15亿只。公司打入国际电动工具和电动两轮车高端客户市场供应链,饱满订单将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锂电池优质供应商,动力与消费板块双线并进。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短期压力,我们谨慎下调22-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2.23、55.66亿元(下调前为42.30、72.13亿元),新增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76.18亿元,对应22-24年EPS为1.70、2.93、4.01元/股,对应PE为47、27、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