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的特斯拉电池日上,特斯拉提出了电池车身一体化的构想,即“一体化压铸前底板+CTC+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借此极简化汽车制造。①将本由70个零部件焊接而成的后底板一体化压铸为一个零部件,②将前底板、后底板合计170个零部件分别一体化压铸为前、后两个大型压铸件,③将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上(CTC,Cell to Chassis),实际是取消车身中底板,将电池上盖与车身下体集成,再连接前后两个大型压铸件。
目前特斯拉已经实现了前两阶段构想,第三阶段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制造革命的两大技术--一体化压铸和CTC在中国得到了“火速”实践。
一体化压铸如火如荼。特斯拉凭一体化压铸实现了降本增效、快速扩产、盈利能力对全球主流燃油车的超越,引发了“新旧”势力携手压铸件厂商竞相“模仿”。我们总结了主机厂引入一体化压铸的两种主要路径:①自研模式,主机厂在工厂自建压铸车间,典型的如特斯拉,②供应商模式,由压铸厂生产运至主机厂组装,如蔚来汽车与文灿股份、华人运通与拓普集团、小鹏与广东鸿图(仅限小鹏肇庆工厂,武汉工厂则自研)。一体化压铸在设备、模具、工业、材料四个方面大幅提高了压铸件行业的资金和技术壁垒,压铸件龙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
比亚迪CTB技术将国内CTC拉升到新的高度。传统动力电池是由电芯(Cell)--模组(Model)--电池包(Pack)构成,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CTP电池则通过剔除模组环节,使得能量密度得到提升。2022年4月底,零跑发布了国内首款可量产CTC技术,实际是取消电池上盖,将模组集成到车身底板上(MTC,Model to Chassis);5月20日,比亚迪发布CTB(Cell to Body)技术,将车身底板和电池上盖融为一体(较特斯拉保守一些,保留了底板横梁),并用类蜂窝三明治结构排布刀片电池,使整车扭转刚度提升至40000N·m/°的高位水平。
当竞争由"发动机/变速箱、造型设计、底盘”到“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时候,透过国内汽车产业链的紧跟前沿技术并积极实践,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希望。
投资建议:1)整车:自主品牌崛起趋势明显,建议关注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2)铝合金压铸件:短期内成本侧压力缓解,长周期看固定资产周转率迎来拐点,板块毛利率将逐步改善,带动盈利持续修复,建议关注文灿股份、爱柯迪、广东鸿图;3)特斯拉产业链:成长性高、确定性强,拓普集团、旭升股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有望充分受益;4)智能汽车:智能化正逐步成为整车厂竞争的核心要素,建议关注华阳集团、德赛西威、伯特利、上声电子。
风险提示:疫情对汽车产业生产和需求的影响超预期,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智能化、电动化进展不及预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