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美行业深度系列:胶原蛋白,皮肤“软黄金”,行业红利与竞争格局

来源:国海证券 作者:芦冠宇,李英 2022-05-1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VS 透明质酸:供给端制约,市场体量较小。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均为性能优异的生物医学材料,均拥有医药/医美/化妆品/食品等广泛应用领域。但目前胶原蛋白商业化程度滞后于透明质酸,主要受制于供给端,包括①分子结构差异导致胶原蛋白壁垒更高;②原料规模化生产未取得突破,限制产业链中下游发展;③交联技术尚不成熟,成本高而效期短,终端性价比较低等。

VS 海外:发展节奏不同,国内优于海外。海外胶原蛋白领先玻尿酸 20年,也曾有过好时光,但早期牛胶原产品致敏率高且疯牛病传播下安全性面临考验,叠加 2003年玻尿酸产品获批后对胶原形成替代,胶原蛋白市场逐渐萎缩。而回归国内,中国胶原市场发展节奏刚好相反:①2009年双美胶原蛋白即获批,但彼时国内医美市场刚起步、产品定位高端且注射难度高、储存不甚便利,胶原市场平淡而玻尿酸市场快速扩容;②多年临床经验下胶原蛋白特性被医生挖掘,眼周等精细化部位效果优于玻尿酸,且胶原蛋白美白改善肤质效果精准切入亚洲女性需求;③叠加双美生物多年深耕大陆进行市场教育,2019年来胶原蛋白市场异军突起。

未来展望:注射填充放量或待技术深化,胶原修复护肤领域迎来风口。

1、注射领域:长期放量仍待技术深化,天然/重组错位竞争态势延续。

长期而言,基因工程生产的胶原蛋白若能保持较好的生物活性、达到生医级材料要求,且大规模量产降低生产成本,胶原蛋白有望成为透明质酸升级版,市场空间值得期待。中短期来看,①注射填充领域胶原体量较大程度取决于存量企业(双美生物+长春博泰)产能供给,预计动物源胶原蛋白填充剂仍将维持中高端定位,竞争格局双美生物先发优势显著、胶原市场教育领先者品牌形象已确立,预计仍处于领先地位。②重组胶原蛋白修复功效突出、低免疫原性但支撑性弱于动物源情形下预计多用于水光抗衰领域,龙头企业均有产品管线布局,尚处于共同做大市场阶段、竞争格局较好。

2、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功能护肤市场:相对小众但成长性高,消费属性更强,竞争聚焦营销与品牌。修复敷料与功能护肤需求主要源于轻医美术后修复+皮肤屏障受损的敏感肌患者+追求“成分功效”的普通消费者。

①修复敷料市场:轻医美红利+消费频率更高,敷料市场享有高成长性与广阔空间;敷料市场壁垒低于填充剂、获批数量达数百个,“医美面膜”概念市场教育者“敷尔佳”市占率领先,胶原蛋白成分敷料修复效果优于透明质酸、独享三类医疗器械批文,但目前定价略高且市场教育不及敷尔佳,份额与敷尔佳差异较大;未来随着市场教育加大胶原敷料产品力市场认知加深,以及重组胶原原料量产成本降低后终端定价下行后市 场有望迎来放量。

②功能性护肤品:目前胶原蛋白成分于功能性护肤品应用多为修护类贴片面膜,而修护类贴片面膜相对敷料市场消费属性更强、竞争更为激烈;且胶原蛋白厂商的产品线完善度、广告投入与品牌认知基础弱于大众化妆品品牌;未来胶原蛋白厂商仍需扩充胶原蛋白护肤品品类(洁面/乳霜/精华等)以及强化消费品营销打法实现对用户心智的占领。

投资建议:关注具有先发优势的胶原蛋白龙头。医美行业处于渗透率提升驱动为主的高景气周期,细分领域胶原蛋白材料性能优异、修复功效突出,持续看好胶原蛋白于医美与化妆品领域增长潜力,给予医美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具有先发优势、产品布局完善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华熙生物、锦波生物、创尔生物与双美生物等。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疫情进一步恶化冲击终端消费;医疗风险事故;国际经验不完全具有可复制性,相关数据及资料仅供参考;

医疗资源、医美技术、消费习惯等不确定性影响;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