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零数据:服装、费珠宝等可选消费3月受疫情影响明显:2022年一季度,国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万亿元,同比+3.3%。其中,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元,同比-3.5%,受国内疫情多点发散影响,3月消费市场整体规模同比下降,增速低于预期。分品类看,基本生活类商品在高基数下保持平稳增长,部分受到疫情封控带来的囤货效应影响。可选消费类当月增速多呈现下降,主要受到高基数+疫情影响,其中3月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同比分别-12.7%/-17.9%,此外金价波动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纺织制造:收入端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推高净利润。纺织制造板块自20年疫情以来,迅速恢复、并在21年全年持续表现较优。21Q1-22Q1实现营收同比+24%、+27%、+27%、14%、14%维持了5个季度的较快正增长;利润端来看,21Q1-22Q1实现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3%、62%、92%、24%、47%,主要是收入的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带来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21Q4、22Q1以来,东南亚纺织制造产业陆续复工,国内制造业收入略有放缓,考虑到短期人民币贬值背景下,短期提升国内企业纺织的出口竞争力。
男装:营收变化与服装行业整体类似,销售费用相对稳定。男装板块收入在21Q1高增长之后连续增速放缓,22Q1与21Q4营收同比下降均为2.6%;净利润端,扣非净利润21Q4和22Q1分别下降4%和10%。毛利率22Q1有大幅提升至49%,中期来看,男装毛利率存在季度波动,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2Q1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长28天至236天,但较20年疫情期间存货周转效率有明显提升。
:女装:Q1同比小幅下滑,费用上升拖累净利润。自21年下半年由于天气灾害、疫情多点散发、暖冬等因素影响,中高端女装终端销售受到明显影响,21Q2/Q3/Q4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持续放缓;22Q1终端销售环比有所改善,营收增速为-4%;22Q1毛利率、净利润均环比改善并提升至64%和5%;女装行业竞争激烈,销售费用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2Q1达43%。在加强库存管理、供应链反应能力的背景下,21年女装公司库存压力相较于20年有明显好转。22Q1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分别上升13天、下降1.8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最终扣非净利同比-54%。
休闲:Q1营收增速降幅收窄,毛利率与存货周转天数均小幅上升。休闲服饰板块来看,营收趋势与女装类似,21Q4同比增速降至-7%;同时,由于线下客流影响较大,各品牌打折促销以及加大消化库存,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降至41%和5%;存货周转天数下降7天至235天。在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背景下,休闲板块21Q4扣非净利下降68%。22Q1来看,由于1-2月终端销售表现良好,环比季度营收有所恢复,但由于3月开始,一线城市深圳、上海等受疫情影响,整体22Q1营收降幅-5%;毛利率为48%同比基本持平,环比提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上升18天至251天。
家纺:22Q1收入端增速继续放缓,存货周转天数下降。21年家纺行业分季度收入增速逐季放缓,至22Q1同比增长3%,收入端相较于前述女装、休闲、男装等子板块表现更忧。从扣非净利润来看,21Q4同比增速-31%后,22Q1降幅收窄至-19%。21年二季度毛利率达到47%的高点之后,目前降至22Q1的43%,毛利率的下降也反应了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加大促销、处理存货,21Q4、22Q1家纺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同比下降20天和8天至159天、193天。
珠宝: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毛利率波动影响净利润。珠宝消费在20Q4开始迎来反弹,前期被疫情影响的婚庆需求和日常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近5个季度均维持了较快增长,21Q1-22Q1营收增长分别为17%、25%、13%、18%和14%,从毛利率来看,珠宝公司毛利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从同比数据来看,21Q1-22Q1重点公司毛利率分别-0.2pct、-3.24pct、-2.59pct、+2.9pct、-1.65pct至14.95%、14.88%、12.49%、24.78%和13.30%。珠宝公司加强库存管理、营收保持良好增长的背景下,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下降,21Q1-22Q1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60、239、226、231和214天。
行业策略与投资建议::
(一)纺织制造行业:人民币贬值提升出口竞争力,关注低估值优质制造企业。由于东南亚疫情对于当地纺织制造企业开工率有所影响,21年订单回流至国内的趋势较为明显。国内纺织服装出口在21年7月开始持续回升,在20年防疫物资出口的高基础背景下仍实现较快增长,22年3月同比增长达17%。随着东南亚疫情的逐步可控及复工,纺织产业长期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不变,但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利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棉纺织景气度处于良好水平。
(二)品牌服饰:整体受疫情较为明显,自下而上优先品牌公司。2022年以来,1-2月品牌服装销售较去年Q4有所好转,但受3月疫情影响,尤其是一线城市深圳、上海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SW纺织服装下跌-19.23%,落后于沪深300的-18.71%。
其中SW服装家纺-20.09%,纺织制造下跌16.39%。目前纺织制造、服装家纺、珠宝首饰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分别约17倍、20倍、12倍,相较于2019年以来的行业平均PE的溢折价分别为-11%、-12%、和-41%。
(三)投资建议:疫情对于线下客流、物流等存在明显影响,未来,随着疫情进一步可控、物流、客流量的逐步恢复,可选消费有望迎来反弹。我们建议关注:
(1)优选赛道和品牌力向上的公司、建议关注安踏体育、李宁、波司登、报喜鸟、周大生;
(2)人民币贬值提升纺织制造企业竞争力,关注盈利稳定、订单充裕的纺织制造公司,健盛集团、百隆东方、鲁泰A。
风险提示:
(1)疫情或有反复,将对于线下消费产生影响、物流对发货的影响、以及对于品牌的线下门店拓展有影响;
(2)行业库存加大将同时影响收入和盈利能力;
(3)消费线上化趋势持续改变市场格局;
(4)人民币贬值趋势发生改变,影响纺织企业出口竞争力;
(5)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毛利率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