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光学光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海外观察系列三:美股激光雷达隐喻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张良卫 2022-05-0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如何看待激光雷达行业投资机遇? 美股激光雷达厂商 2020年起陆续上市,为行业研究的重要先导。 本文选取上市较早的五家公司为参照, Velodyne以机械式为主, Luminar、 Aeva、 Innoviz 采取混合固态路线,而 Ouster 专注纯固态。财务方面,各家利润、现金流尚未转正,营收初步分化,市值差异较大。 市值最大的 Luminar, 2021年营收 0.3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2.38亿美元。 我们认为,美股激光雷达厂商的技术路线、产品定位、定点进展、 财务数据,及对应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均为重要参考。

隐喻一:需求侧长期存在星辰大海预期, 短期重要节点看 22年国内上量情况。 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核心传感器, 本质是提供安全冗余,具备需求刚性。激光雷达可弥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在反应速度、使用场景、细节处理等方面缺陷,多传感器融合是未来趋势。 2022年是国内激光雷达上车元年,蔚来 ET7、理想 L9、小鹏 G9等重点车型面世,我们预测 2022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销量有望达 20万量级。尽管 22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较小(我们预计 2.6亿美元), 验证顺利情况下, 23年将迎来快速增长。

隐喻二:供给侧技术路线未定, 乘用车定点是核心。 行业整体发展方向是减少机械部件、提高发光效率、提升算力、降低成本,纯固态的扫描方案是未来技术趋势。资本市场给予远期路线以估值, Luminar 的 MEMS+1550nm 路线受到市场追捧,而 Velodyne 的机械式产品相对不被看好。获取乘用车定点是成长的核心,复盘龙头的经营历史,我们认为团队、技术、降本、时机选择都是重要的成功因素。

隐喻三:产业链上游确定性较强,中国供应链具备全球优势。 行业当下处于半固态和固态探索期,押注单一技术的整机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上游零部件厂商,如光学、激光器、芯片等供应商,均有望获得更强业绩确定性。

相较海外厂商,国内车规级认证标准相对门槛更低,新势力等厂商的激进发展思路,决定了中国供应链有望率先享受上车红利。

隐喻四:行业估值暂锚定 Luminar,主题投资阶段享受“零部件躁动”。 复盘龙头 Luminar 历史,其上市初期 PS 倍数为 36倍,在市值高峰期 PS 曾超过 800倍,当下仍然超过 150倍。整体行业以 2025年营收进行估值,短期安全边际较低。我们认为, 激光雷达远期市场潜力较大,当下类似特斯拉的2011年,有望以较长时间的成长消化估值。 零部件公司作为上游率先受益标的,有一定业绩支撑, 行业利好催化下将反复出现“躁动行情”。

投资建议: 看好国产激光雷达率先上车带来的上游供应链机会, 看好传统主业支撑、 激光雷达提供弹性的低估值品种。 推荐舜宇光学科技/炬光科技,建议关注长光华芯/永新光学; 海外整机厂建议关注 Luminar/Ouster 等。

风险提示: 车规验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扰动风险,技术路线创新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永新光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