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设定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投资观点 增长与就业目标:预计GDP 增速目标5.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以上由于能耗双控、上游价格上涨以及规制高杠杆领域等因素,去年下半年起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成为今年重要工作目标。
在“稳增长”的政策环境下,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均明确了各省的经济增速目标,其中29个省市增速目标在5.5%左右及以上。从历史情况看,全国经济增速目标低于地方目标均值,但两者差距在逐年收窄,因此预计2022年全国GDP 目标为增长5.5%左右。
2021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经济增速边际回落,去年四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小幅上升。目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短期压力,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因此,就业稳定仍将是今年经济发展重要目标,预计今年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5.5%左右。
通胀目标:预计CPI 目标为3%左右,较去年持平过去两年猪价波动幅度较大,对CPI 带来较大扰动。受需求季节性下降影响,猪肉价格预计将继续回落,在二季度阶段性见底,而后逐步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由于供需持续偏紧以及近期地缘政治因素,原油价格近期继续上升。
若疫情对服务业影响逐步缓解,国内旅游、餐饮市场获得提振,将对服务业价格产生一定支撑。
预计2022年CPI 整体呈现先上后下态势,压力相对不大。因此,预计今年CPI 目标将为3%左右,与去年所设目标大致持平。
财政政策:预计一般预算赤字率目标3%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3.7万亿元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背景下,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财政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且财政发力适当靠前。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今年以来的多次会议上强调:今年将在去年1.1万亿元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此外,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将较大幅度增加。
预计今年一般预算赤字率目标调至3%左右(2021年为3.2%),新增地方专项债保持相当体量:预计一般国债约2.79万亿元,一般地方政府债约84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约3.7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合计约7.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