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策端促增保稳态度明显,既追求专项债抓紧分配,抓紧发行又强调专项债使用提质增效的背景下,1月份新增专项债迎来和去年同期截然相反的强势发行,且投向基建的比例超过了70%,其中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数额约600亿元,仅单月份的量就接近去年全年的三成。
政策端双管齐下,紧发行、保质量成为今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的主基调。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中央多次强调2022年要适度提前开展基建,抓紧分配提前下批的专项债额度,同时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并注重债券使用的提质增效。预计2022年的专项债将迎来焕然一新的局面。
1月专项债发行迅速发力,单月投向基建比例高于去年所有月份,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使用量接近去年的三成。今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延续了去年四季度集中发行的趋势,投向基建的占比超过了70%,作为项目资本金的使用量约600亿元,占比为12.31%,远超去年5.25%的比例。
两会上,多数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扩大有效投资,超前开展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2月迎来基建增长高峰。和去年相比,今年各地普遍降低了对GDP 的预期增长目标。此外,各省级政府纷纷表示要在2022年扩大有效投资,适度提前布局基建,管好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在政策推动下,预计2月的基建增速达到15%,全年累计增速有望达7%-8%。
1月份宽财政助力一季度宽信用的落地。在1月专项债发力的同时,央行也释放了明显的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在财政端的助力下,一季度宽信用有望实际落地,反过来又可助力地方政府实现扩大有效投资的目标。
财政端和货币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力助2022年经济迎来开门红。
风险因素:疫情持续局部爆发,地区政策贯彻缺乏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