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点本期(10月12日至10月18日)各期限发行利率多数上行,整体变化幅度为0BP 至5BP。节后信用债发行总量上升,各品种发行量较上期均有增加;信用债净融资额增加,其中公司债、中票净融资额较上期减少,其余品种净融资额较上期增加,多数品种净融资额为正。二级市场方面,本期信用债总成交量有所增加,其中公司债、中票、短融成交量较上期增加,企业债、定向工具成交量较上期减少。信用利差方面,中短融、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转负至-3.5%,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3.2%和15.8%,开发投资、新开工、竣工、销售、到位资金等多项指标回落,地产行业基本面继续呈下行态势。
10月15日,央行举行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提到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种短期过激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将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并强调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地产融资端结构调整趋势不变,销售回款仍是保障房企现金流的重要方式,行业基本面整体转弱也让政策风向出现调整,但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持续偏紧的趋势不会改变,严守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底线,在此背景下,行业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稳健经营的大型优质房企地位持续巩固,财务状况佳、土地储备好、周转效率高、现金流充裕的房企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扩大,而债务负担过重、流动性紧张、项目储备不良的型房企或将面临销售回款缓慢及融资收缩的困境,可适当关注“三道红线”改善、土储充足的高等级大型房企债券的投资机会。
城投债方面,城投分化趋势显现,需关注部分地区的到期滚续压力。可适当关注江浙以外财政实力较强的地区,挖掘债务负担适中、流动性较好的城投债,控制好久期;警惕债务负担较重、非标融资占比较高的主体,不建议在风险较大的“网红”区域下沉信用资质增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