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数据不变的在于:工业生产恢复、制造业修复、基建偏弱,结构上高端制造业和中下游制造业边际修复弹性更高。变化的在于:地产链数据整体略有改善,特别是竣工改善幅度更大,从而也客观带动了地产后周期的建筑装潢消费;疫情拖累下,餐饮消费、服务业生产和非制造业就业不佳。往后看,中国经济更像是在“三重压力”下走好一个各方角力的平衡木,核心是在“稳”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经济角度,这种动态变化体现为10月地产差消费强,11月地产略稳消费走弱;体现到明年可能是外需向内需的转变。当下看,基建仍弱、地产略稳、消费反复,“稳增长”难一蹴而就,未来仍需持续观察财政下达效果、地产纠偏和疫情演化的影响。
生产:保供稳价+出口景气,工业生产持续改善,新兴产业和价格传导提振是两大特点。
1)出口高景气和“保供稳价”推动下,工业增加值持续改善,需关注结构上的两个特点:新兴产业更好、价格传导与行业生产景气或有一定关联。11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3.8%,两年复合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5.4%,环比基本持平前值,工业生产总体持续改善。原因上看,与10月类似,即出口提振(出口交货值两年复合增速回升3个百分点至10.8%),和“保供稳价”政策见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年复合增速回升,原煤、天然气增速较10月回升)。此外,关注结构上的两个特点:第一,高端制造业相关生产恢复较好,例如,两年复合增速看,11月工业机器人、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产量增速较10月提升;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制造、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等代表的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0月提升,与之相比,传统产业回落。第二,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明显改善的行业与我们此前测算的PPI 向CPI 传导顺畅行业呈现一致性,例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这可能反映了成本下降,价格传导加强对行业扩大生产提供了一定支撑。
2)受疫情反复影响,服务业景气下行。11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和两年复合增速均较10月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地产景气边际改善,制造业延续复苏,基建仍然乏力。
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较前值回落0.9个百分点至5.2%,两年复合增速持平前值3.9%。
1)地产:数据端地产链边际改善,降幅收窄;政策端维稳意图明显,但资金压力缓解效果仍不明显。其一,数据层面,11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至6.0%,两年复合增速较前值回落0.35个百分点至6.40%。当月同比看,尽管大部分数据仍然为负,但整体边际改善。前端看,销售、拿地、新开工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14%(10月-22%),土地购置面积当月同比-13%(10月-24%),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21%(10月-33%);后端看,竣工面积当月同比由负转正至15.4%(10月-20.5%)。投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4%(9月-3.3%,10月-5.1%)。其二,政策层面,尽管10月中旬以来监管对开发贷和按揭边际宽松,但从资金来源看,增速明显改善的只有个人按揭贷款;国内贷款、订金及预收款增速均下行(此处以两年复合增速为准),这一数据也与11月居民中长贷较强,企业中长贷较弱形成印证。往后看,维持此前观点,即房地产延续“房住不炒”总基调,预计短期政策继续纠偏维稳,个贷和开发贷等有望边际宽松,“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和因城施策”下,也可能看到部分城市限购限贷等政策调整;中长期房地产发展模式将注重“租购并举、保障房建设”,并有望以此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
2)制造业:制造业延续复苏,中下游行业和高新制造业修复较好。11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至13.7%,两年复合增速较前值回升0.8个百分点至4.7%,当月同比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10.3%,制造业总体延续复苏。大部分行业两年复合增速较前值回升,其中回升幅度较大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纺织业、化学制品、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专用设备、汽车制造、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维持此前判断,即CPI-PPI 触底回升有助于中下游制造业投资改善,再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提示技改对制造业的提振。
3)基建投资乏力,当月同比降幅扩大。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较前值回落0.9个百分点至-0.17%,两年复合增速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至1.56%,我们测算的当月同比连续5个月为负,11月为-7.6%(10月为-5%),总体看基建投资仍然乏力。事实上,基建投资表现与前瞻指标、财政支出数据有所偏差。11月PMI 建筑业新订单指数较10月回升,财政存款同比多减5000亿以上,指向财政支出加快,与此对比,基建投资表现不及预期。
我们认为受财政后置和项目审批严格等影响,形成实物工作量可能有滞后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随着专项债加快发行,重大项目逐步落地,明年Q1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企稳回升。
消费和就业:疫情拖累下,11月餐饮消费和非制造业就业均不佳,预计明年消费内生性回升,但可能难回至疫情前增速。
消费方面,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至3.9%,社零实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至0.5%,二者两年复合增速分别较前值回落0.15、0.0个百分点至4.45%、3.25%,11月消费数据总体较差。原因上看,11月消费受疫情拖累较大,体现为零售收入增速回升,餐饮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两年复合增速较10月回落4.3个百分点)。分品种看,以两年复合增速为标准,增速较10月回升较多的有饮料、化妆品、药品、文化办公、建筑装潢;回落较多的有烟酒、纺织品、石油及制品。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25-59岁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和4.3%,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 从业人员较前值一升一降,综合反映就业稳中有降,疫情和地产下行对非制造业就业形成拖累。往后看,维持此前判断,即明年消费增速将内生性回升,但难回到疫情前增速。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地产下行速度超预期,政策实施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