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业流动性观察第65期:资本会成为信贷投放的“硬约束”吗?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王一峰 2020-11-2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篇报告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定量测算了资本补充压力和 ROE 水平。在此基础上,就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现实选择提出相应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三大特点。

(1)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有所下滑,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压力相对较大;

(2)中小银行更为依赖利润留存增加资本补充;

(3)盈利能力下滑情况下净利润与风险资产增速缺口扩大。

商业银行资本承压的内在逻辑:ROE 与盈利能力下滑背景下,风险资产持续扩张加剧资本消耗。一是近年来商业银行 ROE 与风险资产增速差不断收敛;二是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提速,对重资产业务配置力度加大;三是减费让利驱动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使得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滑。

下一阶段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压力测算。

(1)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测。

2020年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跌至 11.14%,较 2019年下降 8bp,2021年进一步降至 11.06%。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压力更大,2021年分别为 9.37%和 8.79%,若不采取相应措施,资本管理压力将会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形成“硬约束。

(2)商业银行 ROE 的杜邦分解——基于对未来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的测算。在中性情景下,商业银行要维持既定的信贷投放规模,2020年 ROE 至少需要维持在 9.35%的水平,2021年这一要求为 8.62%。其中,股份制银行 ROE 要求在所有银行中最高(12-13%),城商行次之,国有银行最低。

D-SIBs 评估和统计口径同样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之一。除四大行外,交通、兴业、中信、浦发、民生、招商等机构存在纳入 D-SIBs 的可能,并可能面临0.5%-1%的附加资本要求。

(2)合并报表口径与母行口径的差异。海外附属子公司较多、业务体量较大的商业银行,其合并报表口径资本充足率往往会低于母行口径。股份制银行多以理财子、消金、投行、基金等“轻资本”机构为主,合并报表口径后资本充足率反而有所提升。

缓解资本压力的现实选择。

(1)内源性资本补充选择。一是加强负债成本管控,稳定存贷利差和 NIM 运行,避免 ROE 水平过快下滑;二是积极推动向轻资产业务转型;三是部分达标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可考虑灵活调整分红比例;

(2)外源性资本补充选择。一是择机发行可转债,推动主要股东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二是推广使用资本计量高级法,实现资本节约;三是中小上市银行通过配股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能是一个可选项;四是健全资本补充工具条件;

(3)其他策略性选择。大型股份制银行特别是资本管理压力相对较大的机构,应采取措施降低入选 D-SIBs 得分,减轻资本管理压力。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信用体系收紧影响需求复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