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4.25个百分点,跑赢大盘 1.9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3,当前医药整体估值(PE)为 44倍,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69%。医药分子行业来看,本周化学制剂为上升最大的子行业,上涨约 9.2%,医药商业跌幅约 2.9%。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是年初以来涨幅最高的两个医药子行业,累计涨幅分别为 82.8%和 81.2%。
医保谈判落地,医药板块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本周万众瞩目的创新药医保谈判落地,短期内政策利空出尽,医药板块迎来反弹,尤其是前期受政策压制较大的创新药公司股价反弹程度较大,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因 PD-1降价幅度好于市场预期,股价创新高。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反弹是可以持续的,第一,短期政策不确定性消除;第二,四季度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有望环比持续提升,叠加今年一季度基数较低,明年一季度业绩有望继续加速;第三,医药板块需求相对刚性,政策逐步引导行业保持健康发展,优质企业长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建议关注前期受政策压制的创新药领域,以及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自主消费的生物制品(血制品、疫苗、粉尘螨滴剂、生长激素等)、CXO、药店、中药消费品、医疗服务等板块。
根据 2021年度策略,从“内循环”和“外循环”角度选股(1)医药内循环:创新升级和进口替代是核心主线产品升级:创新药及产业链(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君实生物、我武生物、博瑞医药、泽璟制药、康辰药业、冠昊生物、亿帆医药、贝达药业、康弘药业、前沿生物等);CXO(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等);创新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康华生物、华北制药等),创新检测(迈瑞医疗、安图生物、金域医学、华大基因等);消费升级:血制品(华兰生物、双林生物、卫光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医疗服务(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消费中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等)。
模式 升级:零售药店(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分销商(上海索 医药、九州通、柳药股份等)积极探索 DTP 、O2O 等新模式。
消费升级和进口替代是医疗器械行业核心逻辑。建议关注 1)集采避风港领域:化学发光(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消费性器械(欧普康视、伟思医疗、鱼跃医疗);2)创新器械领域:TAVR、外周介入(心脉医疗)、神经介入、电生理等;3)耗材集采品种:如眼科(爱博医疗)、内镜诊疗(南微医学)、骨科(凯利泰、大博医疗)、肾科(健帆生物、三鑫医疗)、心血管(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吻合器(天臣医疗)。
(2)医药外循环:疫情相关物资出口、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分享全球市场 本周稳健组合:药明康德(603259) 、恒瑞医药(600276) 、迈瑞医疗(300760)、 、长春高新(000661) 、康泰生物(300601) 、智飞生物(300122) 、大参林(603233)、 、通策医疗(600763) 、健帆生物(300529) 、凯莱英(002821) 。
本周弹性组合:我武生物(300357) 、卫光生物(002880) 、康辰药业(603590)、 、一心堂(002727) 、金域医学(603882) 、君实生物(688180) 、冠昊生物(300238)、 、康华生物(300841) 、博腾股份(300363) 、双林生物(000403) 。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