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子(半导体)行业:MCU产能持续紧缺,国内企业迎高端配套机遇

来源:华西证券 作者:孙远峰 2020-12-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①根据芯智讯讯息, 中国台湾五大 MCU 厂涨价 1成,晶片电阻 交期延长至 12周以上, PCB 半年内涨幅已超 50%; ②根据第一财经网讯息, 晶圆厂产能告急芯片交期部分拉长至 10个月, MCU 缺口达到三分之一,部分订单被延后至 2022年 我们近期连续提示半导体板块机会,相关报告包括: ①半导体硅片需求续涨,产业链受益蓄势待发 20201025②高像素及多摄趋势确立,豪威/三星发力特色 CIS 20201102③功率半导体板块景气度持续,加速进口替代 20201103④Q3半导体配置仓位新高,进口替代趋势不变 20201109⑤5G/游戏/PC 等催化存储,国内厂商积极布局 20201121⑥5G 手机渗透加速,射频赛道持续受益 20201123⑦半导体材料需求看涨,联动晶圆产能扩张 20201129⑧半导体产业链格局优化,国产设备空间大 20201206⑨国产功率加速替代,工控家电领域谋突破 20201208

分析与判断: 海外 MCU 大厂交期延迟,国内厂商有望随后补上。 根据 IHS 数据统计, 2008-2018年,中国 MCU 市场年平均复 合增长率为 7.2%,市场趋势呈现穿越行业周期稳定爬升;中 国市场高于同期间全球 MCU 市场增速四倍; 2019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达到 256亿元; 目前,中国物联网和新能源车行业的 增长领先全球,预计 2020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将超过 268亿 元,市场增长速度仍将领先全球。 但是,国内 MCU 芯片有 95% 系意法半导体、瑞萨、飞思卡尔等海外企业工艺;今年以来, 随着海外疫情影响和加薪协议上冲突, 导致罢工问题, 使得 MCU 市场供需更加不平衡。 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具备 32位 MCU 的 技术能力,但是在工艺节点、内核、存储器容量、主频速度、 可靠性、连接性等综合实力较弱,加上 MCU 作为主控芯片,客 户对于 MCU 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 应商;因此国内企业过去主要在中低端应用,随着今年海外 MCU 产品的缺货,有望增加国产 MCU 的导入机会,进而带动国 产 MCU 产品切入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 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