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阶段的财政政策到期后,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改善放缓迹象。
11月非农数据大幅低于前值和美国 10月 JOLTs 中显示招聘人数下降和离职总人数上行,均表明若财政政策持续“难产”的话,美国就业改善因财政政策缺位而持续放缓。
随着第一轮财政刺激到期,第二轮财政刺激计划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当疫情在 3月份达到巅峰时,国会两院的两党多数党迅速采取了 2.2万亿美元的紧急刺激计划,但随着 COVID-19病例的激增和经济放缓,以及大部分援助资金逐步见底,5月,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名为《HEROS ACT》的 3万亿美元的民主党法案,但遭到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驳回,共和党坚持以低于 1万亿美元的 “瘦身版”经济刺激法案。
短期财政刺激有望落地,预计财政刺激在 9000亿美元左右。12月 1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前期希望的 2.2万亿美元的财政政策下调至 9080亿美元,但共和党仍然坚持 5000亿美元的刺激法案。目前来看,两党在企业债务保护和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两大问题上呈相反态度。预计后续双方各退一步概率较大,支持向财政赤字较严重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额外救助,另外创建一个临时联邦责任保护屏障,但各州自行制定法律。
财政刺激落地意味着美国财政政策的二阶拐点出现,叠加欧元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美元指数阶段性见底概率较高。7月以来,美元指数和美德利差出现明显背离,由于市场对财政政策落地的预期较大,提前预支了美元的信用,吸引了更多跨国资金流入美国债市;但由于欧美疫情再次爆发,且美国对疫情的防控程度远不如欧洲,对美元指数呈下行压力。未来看,随着第二轮财政刺激的落地,意味着美国财政政策的二阶拐点显现,叠加欧元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美德利差和美元指数将会趋同一致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