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价格指数涨幅明显,PMI 继续位于荣枯先上方。统计局公布 2020年 11月官方制造业 PMI 为 52.1%,较前值上升 0.7百分点,连续 9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景气度继续提升。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上升 0.8个百分点至 54.7%;新订单指数 53.9%,较上月上升 1.1个百分点,供需两端均连续 9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方,且本月供需两端景气度均明显上升。新出口订单 51.5%,较前值上升 0.5个百分点,连续 3个月位于景气区间,且持续上升,表明海外疫情反弹暂时未对外需造成明显影响。进口指数继续回升 0.1个百分点至 50.9%,内外需共振的逻辑不变。价格指数明显上涨。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 62.6%和 56.5%,均为年内高点。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 3.8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 3.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受下游行业需求拉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本月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 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需求明显回升导致价格指数上涨,11月 PPI 同比跌幅预计继续收窄。总的来看,内外需共振下,经济复苏的进度短期没有边际减弱的迹象,预计将至少维持到明年一季度末。同时由于今年一季度 GDP 为负,明年在低基数影响下一季度 GDP 增速或将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此后逐步下降,预计明年全年 GDP 增速或在 8%左右。
央行行长易纲: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发表文章《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文章中指出,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抓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中央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目标,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为此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同时要防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信用风险,最终影响人民币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