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专题报告:什么是常态化货币政策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边泉水,段小乐 2020-12-0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今年货币政策属于应对疫情的危机模式,并非常态化政策年今年1-4月货币政策处于应对危机的模式,属于非常态化的货币政策。

MLF、逆回购利率均有所下调,且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着眼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7月,伴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逐步开始复苏,货币政策呈现边际收紧状态。经济修复向好的同时,个别金融领域出现杠杆率回升和资金空转现象,金融风险苗头隐现,兼顾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金融风险、空转套利等问题。

8月以来央行维稳意图明显,货币政策并未进一步收紧。DR007总体围绕7天逆回购利率波动,重回央行合意区间。目前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未来将会逐步退出直达工具和信用扩张等宽信用政策。

二、二、什么是常态化货币政策?什么是常态化货币政策?——名义GDP增速与M2相匹配义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即名义GDP增速与M2相匹配。根据货币数量论,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给数量增速(M2增速)与实际总产出乘以物价总水平的增速(名义GDP增速)相等。M2增速和信贷增速基本匹配的时候,对应着常态化货币政策阶段。

历史上经济稳步增长,货币政策常态化时期,M2与与GDP增速是相匹配的。2005-2007年、2011-2019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GDP与M2窄幅波动,大体处于相匹配的状态。

三、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正逐步回归常态化,明年信用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随着经济复苏继续延续,货币政策正逐步回归正常化。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将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关系定为“基本匹配并略高”;11月26日,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体现了随着经济复苏继续延续,我国在逆周期调节中,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向常态化迈进。

预计明年信用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展望2021年,随着经济常态化复苏,政策回归中性,信贷增速有望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明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回落至11%左右,新增社融预计在30-33万亿元(今年预计为35万亿元);M2增速或将降至10%;信贷增速将放缓至10-11%,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为18-20万亿元(今年预计为20万亿元)。信用环境存在局部市场风险,如弱资质主体、民企主体、尾部城投及部分地产主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和风险,但不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措施和方法不当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