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2019年营收近330亿元。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公众最偏好的出行方式之一,2019年高铁占铁路出行比例达64.4%。京沪高铁用全国1%营业里程承担铁路行业6%旅客发送量,2019年公司客运量达2.15亿人次。公司采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运营,旅客运输和路网服务贡献主要收入。2019年营收近330亿元,净利润近120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Q1-3营收同比降35%,净利润同比降80%。
驱动因素:高铁票价市场化改革增强利润弹性,路网协同与流量变现是未来发展空间。①票价改革: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机制,二等座最大上下浮比例分别为到+8.14%、-9.95%,商务座上浮比例为+14.30%,为增厚利润提供了空间。②出行需求:目前我国国际航班同比下降90%以上,未来受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出境旅行需求将回流国内,高铁出行已经是中国公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叠加疫苗逐步推出和高铁路网日益完善等效应,具有流量优势的京沪高铁2021年客流量有望加速提升。③运力供给:京沪本线线路运力相对紧张,但具有优化空间。④路网协同:收购京福高铁安徽公司,成就京沪高铁成长空间。⑤流量变现:高铁多元化发展是趋势,京沪高铁超2亿客流量,存在100-200亿元左右新增营收的空间。
国际对比:中日高速铁路上市公司对标。①成长能力:承担东海道新干线的日本东海客运近1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②盈利能力:京沪高铁毛利率领先,ROE具有提升空间。③营运能力:东海客运和东日本铁路资产负债率均超60%,京沪高铁为15%。④估值水平:近10年东日本铁路最高市盈率为24倍,广深铁路最高市盈率超40倍。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预测公司2020-2022年EPS为0.09、0.25、0.27元,对应PE为64、23、22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