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交运板块跑输沪深 300指数。年初新冠疫情突袭,3月全球股市断崖下滑,随后因中国疫情防控严格有效,率先全球走出疫情阴影、恢复经济生产,A 股随之进入上行通道。交通运输板块则跟不上大盘走势,今年整体处于平稳震荡态势。截至 11月 16日,沪深 300指数报收 4904.17点,较年初上涨 19.71%,申万交运指数报收 2394.19点,较年初上涨 0.53%,涨幅少于沪深 300指数 19.18个百分点,在申万 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23。
集运短期量价齐升,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年初疫情大幅冲击全球贸易,多数船公司此前对国际航运形势产生悲观预期,然而中国凭借出色的抗疫能力率先恢复市场经济,贸易恢复速度大幅超预期。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 1-10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 1.1%,其中出口 14.33万亿元,增长2.4%。截止 2020年 11月 13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857.33点,同比上涨 11.6%。国外二次疫情爆发,港口装卸能力下降,造成船舶拥堵,而疫情恢复仍需要时间,预计对未来运价形成一定支撑,但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航空需求端看疫苗,油价汇率趋势向好。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航空需求在上半年断崖式下跌。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到位,国内航空需求拐点已现。根据民航局披露数据,截止 2020年 10月,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 86.7亿吨公里,恢复至去年同期的 77.5%;旅客运输量为 5032.3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 88.3%。国际客流仍然低迷,未来走势需看疫苗发展情况。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航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仍需关注疫情反复造成的客流影响。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需求导致油价下跌,而我国良好的抗疫能力又提升人民币汇率,油汇整体向好有助于降低航空公司的变动成本。然而疫情同时压制航空飞行数量,因此油汇带来的边际收益或将有限。
快递业务量创新高,下沉市场增量大。年初的疫情让网上购物模式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生活,快递行业呈现出超速发展态势。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 1-10月,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达到 16336.4亿元,增长 28.4%;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 643.8亿件,增长 29.6%,超过了 2019年全年(635.2亿件)。截至 2020年 11月 16日,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 700亿件。从国内中部、东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快递业务量来看,东部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产业基地、经济发展核心区和人口集聚区,占据全国快递业务量的八成以上。从电商的数据来看,2019年淘宝、天猫 77%的品类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成交额增速超过一二线城市。
投资策略:在疫情没有好转期间集装箱运价受支撑,重点关注集装箱航运龙头。航空至暗时刻已过去,耐心等待疫苗发展,寻找成本控制力强,受外界影响相对小的标的,重点关注票价弹性相对高的低成本航空龙头以及国内支线航空标的。快递行业需求仍在高速增长,强者恒强,重点关注高端快递龙头标的,以及成本管控能强,市场份额较大的快递标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疲软,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政策改革低于预期;油价汇率暴涨或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