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6.88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3.67%;扣非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89亿元。公司Q3实现营收408.21亿元,同比增长33.04%,环比增长16.67%;归母净利润13.40亿元,同比增长629.30%,环比增长135.50%;扣非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4亿元,环比增长226.38%。
Q3业绩环比大幅提高,面板涨价有望带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63%、33.67%,其中Q3业绩环比大幅提高,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21亿元、13.30亿元,环比分别提高33.04%、135.50%,毛利率为18.61%,环比提高1.77pct,Q3业绩环比大增主要得益于液晶面板Q3价格较Q2均价有大幅上涨。从费用来看,Q3销售、研发、管理、财务费用合计68亿元,占营收比为16.66%,同比提高3.98pct,环比提高1.66pct,同比以及环比提高主因管理、研发费用提高较大。从现金流量来看,Q3单季度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53亿元,占营收比例33.69%,同比以及环比均有大幅提高,经营质量大幅提高。展望Q4以及明年,Q3净利润并未完全反映此轮液晶面板的涨价效应,预计未来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高。
收购熊猫强化龙头地位,技术、资源整合提升竞争优势: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及外部融资收购中电熊猫旗下南京8.5代线以及成都8.6代线,其中南京产线80.8%股权收购价格不低于55.9亿元,成都产线51.0%股权收购价格不低于65亿元。南京产线设计产能为60K/月玻璃基板,成都产线设计产能为120K/月玻璃基板,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巩固液晶面板领导者的地位。根据群智咨询预测,京东方收购中电熊猫的LCD产线后,加之自身产能的扩充,到2022年其在全球大尺寸LCD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8.9%。另外,中电熊猫拥有VA和IGZO等众多专利,可以强化京东方在这些方面的专利布局,京东方的技术储备也将更加深厚,并能够组合成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同时京东方也将利用自身在供应链以及客户资源上的优势,帮助熊猫产线扭亏为盈,提升经营质量。
TV面板价格持续上行,供需关系改善价格前景乐观: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在今年6月开始见底,截止10月下旬,65寸、55寸、43寸、32寸价格分别为207美元、155美元、100美元、54美元,相比6月上旬的低点分别上涨26.2%、50.5%、49.3%、75.0%,此次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大涨得益于TV面板采购需求快速恢复以及供给端的收缩,TV面板产能持续紧张。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复苏以及韩厂退出LCD面板带来的产能收缩,面板供需关系持续改善,预计在2021年年中之前面板仍将维持高位。
给予“推荐”评级:我们看好液晶面板价格持续复苏,行业并购整合加速推进,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竞争格局显著改善有望带动面板厂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作为全球液晶面板龙头,业绩有望迎来爆发,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2.77亿元、102.75亿元、117.26亿元,EPS分别为0.12元、0.30元、0.34元,对应PE分别为38.49X、16.02X、14.04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收购整合进度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