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控自动化龙头,寻求无边际的扩张
公司是内资工控自动化龙头,以电力电子技术&工控市场双维度拓展业务板块,市场同心圆进入至多产品平台、解决方案、工业软件领域,以电力电子为技术平台延伸价值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找更高的边际,同时在优势行业从核心零部件扩展到整机配套,优化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成长空间。管理层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和自身所不同的阶段,持续调整经营策略和组织架构,加深护城河。
第三次组织架构变革强化竞争优势,拓展自动化业务边界
第二次组织架构变革后,2015-2018年基于行业线的定制为公司带来了在远超行业增长,但受制于定制化模式瓶颈,人均收入与利润增长率下滑,掣肘在于散单市场发挥不了技术营销的优势。第三次组织架构变革有三方面意义:①拉通多产品技术平台,加强集成化供应链,强化通用品竞争力,降低研发与制造摊销;②基于强平台下的定制将拓宽自动化业务边界,为公司进入“TOP”与散单市场铺平道路;③以效益为导向严控成本,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新能源业务开始减亏,定点海外主机厂推动客户开拓与供应链建设
新能源赛道成长性极强,对研发、制造、供应链流程管控体系远超工业品,资本开支依赖规模效应的平衡,减亏的时点意味业务具备自身造血能力。截止2020年Q1,乘用车产品在国内已定点超过8家主机厂,成为3家造车新势力主供,并进入广汽、长城等一线车企供应体系。20Q3公司乘用车电控装机爆发式增长,1-8月市占率排名第一,汽车电子业务20年开始减亏。同时公司乘用车产品陆续定点国际主机厂,标志公司研发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从工业品到汽车电子的跨越,供应链议价能力有望逐步提升,规模效应也将反哺供应链,新能源业务进入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51/22.47/29.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28%/29%,对应PE62X/48X/37X。公司目前是A股中最有可能成长为智能制造平台型企业的标的,疫情后时代自动化份额呈现加速提升态势,新能源电控突破订单海外客户,组织架构变革下,公司盈利能力拐点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沉策略实施受阻;2、工业自动化景气度下行;3、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受阻;4、组织架构调整与管理变革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