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致业绩下滑,未结资源依然充足。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8.1%。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主要因:1)因限价与结算结构变化,社区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2)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履行央企责任、对租赁物业采取减免租等措施,导致园区业务毛利率同比明显下滑,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11.7个百分点至24.3%;3)上年同期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税后净收益22.3亿元;4)少数股东损益占比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至35.7%。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叠加上年低基数,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557.1%。由于销售高于结算,期末预收款及合同负债合计值较上年末上涨57.1%至1536.3亿元,为未来业绩释放奠定基础。
销售规模跻身前十,三季度投资力度加大。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前三季度仍实现销售额1901.8亿元,同比增长17.4%,跻身行业前十;销售面积821.3万平,同比下滑1.4%;销售均价23155元/平,较2019年全年增长22.8%。考虑公司可售充足(全年可售货值4000亿),随着四季度推盘增加,全年有望实现2500亿目标,同比增长13.4%。近期行业融资收紧背景下,公司凭借财务融资优势积极把握土地市场机会,三季度单季新增土储485万平、拿地销售面积比150%,较上半年(660万平、133%)拿地力度加大,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土储1145万平,同比增长37.8%,拿地销售面积比139.4%,较2019年提升17.7个百分点;平均楼面地价8346元/平,较2019年全年增长21.7%,地价房价比36%,保障后续盈利空间。
财务状况保持稳健,短期偿债压力较小。期末公司剔除合同负债和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分别为46.3%、36.8%,较2019年同期下降3.8个、25.6个百分点,处行业较低水平。期末公司在手现金724.5亿,为短期负债(短借+一年内到期长债)的102.4%,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期内公司存在股票期权行权,按最新股本计算,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 分别为2.27元、2.60元和2.94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7倍、5.9倍和5.2倍。公司汇聚原招商地产和蛇口工业区优质资源,为龙头房企中为数不多在一线城市拥有大量待开发土储的房企,将为后续业绩释放奠定基础,同时物业板块分拆上市有望打开了存量市场业务的新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疫情持续时间超出预期,或疫情得到控制后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销售承压,同时疫情影响下开工进一步延期,也将对后续可推货量、竣工节奏产生负面影响;2)受疫情影响,若行业需求释放持续低于预期,房企普遍以价换量,可能带来公司项目减值风险;3)2016年起受楼市火爆影响、地价持续上升,而后续各城市限价政策陆续出台,未来公司毛利率仍面临下滑风险;4)产业新城建设开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