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战期间,日本的景气主要通过出口来维持。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重新夺回了亚洲市场。日本贸易收支开始出现恶化。而贸易收支恶化对国内依赖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东京股票市场的股价从1919年的324.62点,降至88.89点。企业和银行资金断裂,大量实体企业和银行倒闭,日本经济陷入黑暗之中,大战泡沫彻底破灭。
1927年1月,为了防止大规模的金融崩溃发生,日本政府开始了清理震灾票据的工作,但这使得持有不良债权的银行出现了信用危机,金融恐慌情绪不断高涨。这一事件引发了恐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们开始对台湾银行的信用产生怀疑。由于恐慌发生在昭和年间,因此这场金融恐慌也被称为“昭和恐慌”,日本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从139.71点下跌到了89.72点。
1929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东京和大阪两大股票交易所的股价再次暴跌,国内军国主义情绪高涨,日本历史上的政党内阁时代结束。此后,高桥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双扩张政策。双扩张政策使得日本公债发行额大量增加,巨额公债的消化需求以及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促进了20世纪30年代初股市发展。
1936年陆军发动政变,日本进入了战时经济统制时期,日本开始大力发展以军工企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使得原本赖以立国的纺织业受到限制,不断萎缩,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后,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的经济和股市彻底崩溃。1947年,仅存在了4年的日本证券交易所解体。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