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行情回顾:1)国庆前后军工板块与大盘均呈现反弹态势。9.28-10.09上证综指涨1.64%,创业板指涨4.66%,国防军工反弹4.66%,跑赢大盘3.02个百分点,排名3/29。2)当前市场对军工板块未来走势分歧加大:7.01-8.10军工板块强势崛起,涨幅达50%,超额收益高达37%;随后进入盘整期,8.10-10.09军工指数下跌11.93%。
我们当前的核心观点:不惧短期震荡,坚定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1)我们认为,7-8月初气势如虹的军工行情,在过去4年里都实属少见,这固然有“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美博弈加剧+事件驱动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背后折射出军工产业的巨大变化,更加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2)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军工长牛大行情刚刚开始。长期以来,市场对军工板块“急涨急跌、主题博弈、高估值、无业绩”等固有偏见如影随行,而事实上,自2018年下半年起,军工基本面便走出“最坏的时期”,2019年“景气反转”便在上游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得到印证,2020年从上游新材料、军工电子、到中游制造、再到主机厂的全行业景气上行;3)我们维持年初“2020军工科技价值重估,高景气长牛周期开启”的判断,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军费开支加大,装备换代升级加速,支撑军工长线走牛。
我国航天产业飞速发展,商业航天成后起之秀。我国航天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60余年发展,累计发射次数由0“飞”至300+。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统计,2019年中国完成34次航天器发射,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发射航天器总数居世界第二。细分赛道中,商业航天强势崛起,2015年为我国商业航天元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头豹研究院统计,2015-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升至8362亿元,CAGR为22.1%。预计2020-2024年行业规模CAGR将达23.5%,至2024年或突破2.4万亿元。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将受以下因素驱动:1)航天经济与战略为大国刚需,政策扶持完善行业成长环境;2)火箭、卫星等产品及配套服务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提高,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3)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学技术为商业航天持续赋能,促进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
贯穿全年核心观点:“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最看好产业链上游,如新材料、信息化等,这是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核心领域,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2)军工电子: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3)军工+半导体:苏试试验、菲利华、赛微电子等。4)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
风险提示:军工订单波动较大的风险;国防工业改革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