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9月贸易数据点评:内需修复及“抢进口”因素共同拉动进口

来源:东北证券 作者:沈新凤,尤春野 2020-10-1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相比之下,欧洲9月中下旬才出现明显的疫情二次爆发,此前整体产能恢复较好,减少了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但由于近期欧洲二次疫情爆发严重,各国封锁和管制措施的加强,欧洲产能恢复将再次受阻,中国对欧出口或将提升。其次,防疫物资对出口的拉动继续弱化。由于美国出现疫情三次爆发的迹象和欧洲疫情二次爆发趋势的确定,防疫物资仍将在短期内支持我国出口。但随着各国工业产能逐步恢复,长期来看防疫物资对出口的支撑必然减弱。再者,机电产品带动电子产业链相关产品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疫情催热“宅经济”,国外居民对手机、电视和扬声器等设备需求稳固,拉动对上游原材料的进口,例如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板同比增幅均出现增长。最后,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亮眼。

中国9月进口同比增长13.2%,预期增长0.3%,前值下降2.1%。9月进口金额同比增幅转负为正,大幅超预期,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电子链产品强势拉动进口增长。主要原因是中美科技战爆发,中国科技企业为控制风险而加速备货,导致电子链相关产品进口增加,拉动总体进口恢复。其次,国内汽车行业的复苏拉动了相关进口。9月我国乘用车零售实现快速增长,带动汽车产业相关产品进口的增加。再次,工业原材料进口增加,反映出内需修复较好。最后,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为履行中美经贸协定,中国加快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

中国9月贸易顺差370亿美元,预期580亿,前值589.25亿。9月中国进出口仍存在剪刀差,但由于进口的超预期改善,9月贸易顺差较上月有所缩减。随着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和美国疫情再度反复,海外供给缺口将持续拉动中国的出口。9月进口大增,虽然有电子产品抢进口的可能,但也需看到中国内需恢复较好,未来也有望保持正增长,但需关注海外疫情反复对其供给能力的影响。我们认为未来进出口有望延续向好态势,四季度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位置。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大规模爆发冲击贸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