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信贷、货币平稳中趋弱中国货币当局维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政策实施,并没有受到海外宽松局面的影响,说明央行对维持货币政策常态化有明确取向。货币当局再度回归维持中性稳健的政策基调,政策重心仍立足结构性调整需求,以定向投放为主,在量上也仅是有限放松。
信贷期限再度长期化,经济短期活力仍待提升2020年疫情期间的企业信贷部门的均衡化,现在看来肯定不是当期经济活力增强带来的短期信贷需求上升,而是临时性救助性质信贷投放的结果。居民部门再度引领当月信贷增长,表明更多信贷增长都流向了房地产领域。从房地产供需两方面的信贷增长情况看,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同比增长都处于相对高位。楼市泡沫对金融的“向心”吸引力仍相当强大。
货币虽归中性,宽信用渐次来货币存量过分充裕的状态,使得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的逐渐发挥,资本市场在实体经济中的融资作用进一步增强,使得中国流动性环境得以实现“紧货币”的同时,“宽信用”得到发展。2020年8月份,中国社融增长结束延续2年多(自2018年4月起)的同比增长持续低于信贷增长状态,超越信贷增长;信贷余额同比增长受货币政策影响平稳中趋落的同时,社融增长持续回升态势并没有受到政策临时性放松政策回撤的影响,说明中国结构性政策改善流动性结构的效力正在呈现,中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将得到延续。
中小企业融资利率有所下行正是楼市泡沫造成了中国在较长时期以来的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当市场认识到楼市泡沫进一步上行趋势被强力扭转之后,流动性的分布就发生了改变。因此,即使货币政策由临时性宽松后撤,货币市场利率前期有较大上行,年中前后政府对楼市政策的坚持给了市场比较一致和明确的预期,之后流动性结构分布逐渐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随之也慢慢改变。从中小企业融资利率下降的实践效果看,在市场利率体系普遍回升的场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反而趋向下行!“紧货币、宽信用”的完美组合可期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要求,对货币增长仍有进一步回落的影响,疫情期间央行创设的直达实体经济工具,在疫情后将作为结构性工具延续;
加之资本市场功能在整体融资中作用的进一步上升,中国“宽信用”仍将得到发展。中国当前货币环境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数量宽松,而在于价格过贵,即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随着猪肉涨价进程结构,通胀拐点到来,以及核心CPI 进一步下行,中国物价环境并不构成对降息政策的制约,“降息”仍是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未来再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