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D 逆回购确实释放了一些货币政策锁短放长的想法,但这毕竟影响有限:
1)从10Y-30Y 的利差来看,当前的套利资金本不汹涌,即使利差出现了一些人为性的缩窄,也不会对长端造成太大抛售压力;
2)货币政策的锁短放长更可能的考虑是纠偏,一是修复当前偏陡峭的曲线,二是基于之前货币政策动用了过多极短工具,当前的确需要适当拉长期限去使得OMO 投放期限正常化。
短时利率债的痛点并非在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近来的确没有收紧:
1)资金面的紧张更多是季节性的;
2)超储规模的确已经到了极低的水平,货币政策的确存在着暂时性偏稳甚至偏宽的必要。
但市场消沉的情绪成为了利率债的主要压力,譬如,在广义基金资产端扩张及负债端的收敛之中,也体现出机构在配置债券上极低的意愿。事后来看,这可能源自两个原因:
1)在疫情给经济带来一个异常值之后,经济修复的预期似乎使得市场迅速摆脱了对经济增长的习惯性悲观情绪;
2)监管的定力导致委外或类委外可能会成为广义基金的永久损失,广义基金的总体负债端的上行斜率应该是偏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