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业金融科技专题报告:蚂蚁金服,见证蚂蚁成为大象之路

来源:新时代证券 作者:郑嘉伟 2020-08-2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蚂蚁金服: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崛起:2020年7月20日,蚂蚁金服宣布计划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发行上市。蚂蚁金服拟在A+H 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引入绿鞋发行机制,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9亿股,募集资金规模约300亿美金,超过沙特阿美有望成为年度全球最大IPO。蚂蚁金服起源于支付宝,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奉为信条,定位于金融科技创新,迅速拓展业务板块。蚂蚁金服手握大量的金融牌照,阿里巴巴为第一大股东。蚂蚁金服高瞻远瞩,随着业务版图扩张,集团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入融合的关系也不断加强,从简单的业务合作走向全面商业合作。蚂蚁金集团的对外投资主要在综合金融业务与金融基础设施两大板块上,这两个板块也在不断为蚂蚁金服估值增长助力。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彰显格局。

铸造“蚂蚁金融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集团产品不断完善,辐射各方各面。集结技术、产品和场景等方式,打造蚂蚁生态圈。加强外部战略合作,构建新生态。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实现从1.0向3.0不断升级。蚂蚁金服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蚂蚁金服1.0阶段:专注支付、不断创新、拾荒“无人区”:

蚂蚁金服的支付系统主要是以支付宝为主。支付宝作为中间平台,收益主要来源于佣金和利息。支付宝目前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移动支付平台,但此前源于海外的PayPal 的定位也与支付宝有些许相似。追根溯源,两者本质上类似,但之所以目前还不能被互相取代,主要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原因。中国目前支付宝应用最广泛的是网购,逐渐渗透线下支付。PayPal 主攻国际市场上的跨境支付方向,在2B 的领域大展拳脚,这是支付宝很难抢占的国际市场的份额。

蚂蚁金服2.0阶段:尝试消费金融,为生活带来便利:

消费金融牌照是蚂蚁金服数字金融版图中的重要战略板块。蚂蚁金服消费金融业务模式:1)互联网电商消费金融模式,以淘宝和天猫等网购平台为基础,蚂蚁花呗、借呗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商品的分期服务在平台上进行消费,并提供理财服务;2)互联网信贷消费金融,主要采取手机APP+场景的运营模式,客户通过客户端填写个人资料申请贷款,将获得的现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资金的具体用途较为广泛。蚂蚁金服的主要盈利项目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分别包括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蚂蚁花呗、借呗和芝麻信用是集团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其中花呗主要通过商户的收单费和手续费来获取收益。

试水供应链金融、追赶新零售风向标,打造闭环生态平台: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将存货和金融去匹配,并给予授信额度。蚂蚁金服供应链金融发展及盈利模式。蚂蚁金服为供应商和用户打造了一个包括用户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内的闭环生态平台。公司打造双链通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蚂蚁金服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主要是企业将应收账款、商业票据等短期流动资产通过质押获得融资,收益来自于服务费及逾期违约金。

蚂蚁金服3.0阶段:开创“BASIC”模式,集团生态系统的强力支撑:

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新一代的信任机制,旨在提高价值流转和多方协同的效率,赋能实体经济,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人工智能是蚂蚁金服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机器学习、图识别、人脸识别、NLP 等世界领先的AI 领域技术。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基于公司的平台促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业务规模,主要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取得收入。

投资建议:蚂蚁金服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估值水平已经超过其盈利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转变:1.0阶段:专注支付业务;2.0阶段:尝试支付以外金融领域数字金融业务——微贷、理财、保险等;3.0阶段大力布局金融科技和创新业务。随着蚂蚁金服盈利模式的转变,1.0阶段的支付交易收入占比下降,数字金融科技服务类收入占比快速上升,上半年已经超过50%,成为蚂蚁金服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创新业务以及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蚂蚁金服未来将更多来自金融云、数字金融、区块链等业务的非线性增长,蚂蚁金服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和直接或间接持有蚂蚁金服股权的上市公司将是蚂蚁金服上市的第一批受益者,未来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将成为蚂蚁金服这只独角兽非线性增长的长期动力。

风险提示:无法保持或增强各方对公司平台和品牌信任的风险,无法持续创新的风险、无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