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仍旧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2020年开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及全球经济都受到冲击。为应对经济下行,我们预计2020年基建仍然是政府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由于政府资金的支持和货币环境的改善,2020年基建投资额或达15.98万亿,预计投资增速约在6%左右。
基建产业链较长、标的涉及面较广,横跨有色、建材、机械、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上游主要为有色(钢材、铝材等)与建材(水泥、防水、管材等),中游主要为机械行业(土方机器、起重机等),下游主要为建筑施工等。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销售额增速与基建投资增速相关性大,且有一定的滞后性。土方机械、起重机械、及混凝土机械均有增长空间,预计2020年中国工程机械销售额增速可能达20%以上。
建筑材料:水泥、防水、管材等为基建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各板块与基建投资呈现正相关关系。预计将拉动2020年水泥产量提升1.5%左右;防水材料预计仍能维持10%左右增速;管材预计全年行钢材:钢材的需求端以房地产及基建为主,其中基建投资历来对钢材使用量具有明显提升效果。得益于基建项目,我们认为钢铁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钢铁整体需求量或将小幅增长2%左右。
建筑: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度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建筑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及使用价值。建筑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建筑龙头企业在资金、渠道、品牌、技术等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未来有望延续强者恒强趋势。
基建产业链可转债梳理基建产业链的可转债共有16只,其中资源端2只,建筑材料环节转债标的5只,工程机械环节转债标的1只,施工&建筑装饰环节标的8只。(出于买方投资机构对可转债入库资质要求的考虑,本报告仅选取评级为AA以上的转债。)16只基建产业链可转债存量余额总计为200.77亿元,占可转债市场余额的4.59%,以中小规模为主。主要分布在产业链的下游,覆盖工业、能源、材料与可选消费等行业,评级主要集中在AA级别,资质一般。
绝对价格和估值水平来看,截至2020年6月29日,已上市的基建产业链转债的平均价格为106.27元,远低于全市场已上市可转债平均价(124.57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3.68%,高于全市场已上市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25.78%);纯债溢价率为13.05%,低于全市场已上市可转债平均纯债溢价率(37.57%),相对而言债性更强,股性较弱,债底保护作用不弱,投资整体更偏左侧思路。转债类型上,以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为主。
从正股业绩来看,据2019年年报显示,基建产业链可转债对应的正股营业收入增速主要集中在9%-20%区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正负两端均匀分布。综合来看,永高转债、久立转2、建工转债、北方转债、核建转债的正股业绩表现较为突出,利润规模可观,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较快。
基建产业链重点可转债推荐结合当前转债市场的情况及各个转债自身的估值情况和正股基本面情况,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淮矿转债、北方转债、金能转债、久立转2、交科转债的配置机会,以及远东转债、永高转债的交易性机会。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