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门槛提高,提高行业发展水平:5月29日,工信部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这是自2013年首次发布以来,第三次修订版征求意见。与2018年版本对比,本次意见稿在电池组件转换效率、组件衰减率、综合能耗等方面均有更为严格的规定,有助于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光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落后产能出清。征求意见稿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①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方面,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②工艺技术方面,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显著提升;③资源综合利用及耗能方面,各环节耗能要求更高。
大尺寸硅片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是核心环节,硅片尺寸由最初的125mm不断发展,扩大硅片尺寸提升组件功率以获得产品竞争力成为个各厂商发展的方向,2018年晶科率先推出158.75mm,2019年隆基股份推出166mm硅片,中环股份推出210mm,同时行业也在探索180mm尺寸,硅片尺寸不断超预期扩大。主要原因是大尺寸硅片能够显著摊薄成本,同时电池片技术向N型发展,加工工艺更加向半导体行业靠近,因此摩尔定律更加适用。根据中环股份的测算,M12相比M2电池可平均节省0.08元/w,降幅达25.6%,210mm比166mm在电站建设环节节约12%的BOS成本,相应的LCOE降低4.1%,M12硅片相比M2硅片组件效率上可提升0.7%。根据下游扩产情况,通威、爱旭、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均在积极布局大尺寸电池片和组件产能,我们预计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将逐步提升,率先布局的企业将持续收益。
N型技术加速产业化,异质结有望成为行业新星。与2018年版本行业规范条件相比,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电池转换效率方面的要求有明显提升。其中,现有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新建及改扩建的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要求分别不低于20%、23%,新建新规要求均已超过2019年多晶和单晶量产平均转换率,新规规定的转换率下限将进一步促进电池技术进步。目前PERC电池片为市场主流,2019年份额约65%,预计2021年超过70%,虽然PERC技术目前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长远来看,PERC电池固有局限性导致效率性能接近天花板,因此N型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代表的技术路线包括:TOPCON、HJT和IBC。其中HJT转换效率较高,性能优良,工艺仅有4-5步,有望成为未来市场主流技术。
新技术加速商业化,组件步入5.0时代。受益于大尺寸和双面高效电池片的商业化应用加速,2019年以来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隆基、晶澳、晶科等龙头企业纷纷推出500W+大功率组件,推动光伏组件功率迈入5.0时代。大尺寸硅片能够显著摊薄成本,提升转换效率;双面高效电池片增效显著,利用背面吸收反射光进行发电,能够提高单位发电量5%-30%,双面组件份额有大幅上升。
投资策略:2020年在行业新标准和疫情影响下,光伏产业将再次加速“洗牌”,龙头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大硅片、N型电池片等新技术将加速商业化应用,我们看好率先布局,有综合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中环股份、爱旭股份、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莱特、晶澳科技、东方日升。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全球光伏产业超预期,政策波动的风险,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