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2019年年报业绩小结及展望,业绩反映政策趋势。截止2020年4月12日,医药行业共有96家公司披露年报,占比30%,其中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上的有34家(占比35%),净利润增速位于0-30%的有41家(占比43%),净利润下降的有21家(占比22%)。披露年报的公司中,盈利的公司有92家,另外4家亏损。预计2019年普遍增长较好的领域包括政策支持的创新药产业链,包括CRO/CMO、创新药公司,价格回暖的原料药公司,受政策负面影响较小的医疗服务公司,持续进口替代的医疗器械公司。而药品领域在2019年的增长整体较好,内部持续分化。
根据我们之前对2019年样本医院用药的数据分析,2019年医院用药整体增速为12%,相比于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增速均在2%左右)有明显提升。纳入医保目录的新品种放量迅速,临床刚需的人血白蛋白、紫杉醇、美罗培南等老品种增速回升。而受政策限制的品种,如中药注射剂等辅助用药品种、质子泵抑制剂等超适应症应用品种仍然下滑,不过下滑幅度较前一年收窄。总体而言,2019年是结构性调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上市公司业绩上,受政策鼓励的方向增速回暖,而政策不支持的方向增长继续承压。
投资策略:关注年报和一季报超预期公司。近期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建议积极关注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从报表信息中挖掘潜在投资标的,特别建议关注业绩稳健的小票,我们认为随着白马股的估值推高,投资者将更多精力放到业绩稳健的小票上,有可能带来这些标的的估值修复,比如正海生物等。此外,我们仍然遵循之前的投资思路,沿着以下四条线选股:1)在疫情推动下,全球医疗设备需求高涨,尤其是生命支持类、医学诊断类以及生物安全类高端装备,建议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开立医疗、海尔生物、澳柯玛;2)疫情影响原料药供给端,导致普遍的涨价趋势,另外制剂端的带量采购提升原料药在产业链的长期话语权,建议关注科伦药业、富祥股份、司太立、健友股份;3)高景气、高壁垒的细分赛道龙头,随着医院各项业务恢复正常,也将迎来业务正常化的拐点,中长期仍是配置优选,建议关注东诚药业、正海生物、通策医疗;4)疫情促进互联网医疗普及性和用户粘性,叠加医保支付配套政策,行业迎历史性契机,建议关注港股及A股相关龙头企业。
行业要闻荟萃:1)国内疫情进展:境外输入病例在低位波动;2)国外疫情:疫情仍在加速上升,少数国家初步呈现控制苗头;3)瑞德西韦同情用药结果发布,重症患者死亡率13%;4)上海停止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采购和医保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