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通行制度。T+0制度包含日内先买入后卖出或先卖出后买入两种。除中国大陆地区外,目前境外主要市场均已实行T+0制度。不同国家及地区对日内交易的具体实施细则上有差别,主要是受不同国家的国情影响。
中国台湾湾T+0制度经历了“实施-禁止-部分恢复-完全恢复”的过程。我国台湾地区股票市场在1985年之前曾实行过T+0制度。
1985年,受市场过度投机影响,中国台湾的T+0制度被正式禁止。
自1994年1月1日起,台湾恢复实行信用交易账户内资券相抵余额交割冲销交易,2014年扩大到台湾主要上市股票(约250支,占比约28%),2016年扩大到几乎全部上市公司。
T+0制度落地可带来股票交易量短期提升。从我国台湾的经验来看,每一次T+0范围的扩大,都将带来对应市场交易量及股市的短期上升,但是市场长期的变化仍取决于当地经济、政治综合形式的影响,单纯交易制度变化无法决定市场长期走势。
预计A股股T+0制度将小步慢跑。沪深交易所在历史上曾实行过T+0制度,但1995年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而调整为T+1。我们认为,借鉴我国台湾市场的经验,大陆地区可以尝试在科创板率先推行单次T+0制度,尔后再逐步推行扩大。
预计A股T+0制度将伴随着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逐步落地。
目前,A股投资者结构与国外成熟市场具有较大差异,个人投资者为主的结构带来高换手率以及羊群效应。综合来说,T+0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通行制度,实行T+0有利于我国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股票市场T+0制度也能促进期现匹配、实现更有效风险对冲。
我国新《证券法》为加大造假处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奠定了制度基础,为T+0制度进一步落地营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认为,伴随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以及长期资金入市,A股T+0制度落地可期。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大幅波动、试点T+0后股市大幅波动、政策实行效果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