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偏稳的根结是:虽然海外疫情拖累了可选需求的出口,但在海外经济体更加困难的生产环境下,同样有一些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外溢给中国1)事后来看,这两股力量几乎可以相互对抵:与防疫相关的纺织品、药品、化学品及洗涤剂等物品对出口的拉动明显向上,并成为了稳定出口的重要力量。
2)抛开疫情趋势不论,这种出口的内生对冲机制仍将发挥关键的作用,此起彼伏的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在相互抵消之后,出口仍然有可能被稳定在当前的位置。
另一个趋势是:疫情正在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后续推动出口的天平向有利的方向略微倾斜::1)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结构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更偏必需消费,因此,当疫情在发展中国家扩散之时,其所面临的必需消费向中国的溢出效应会更足;2)因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消费能力低于发达国家,当疫情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之后,出口所受到的可选消费下降的压力是边际递减的。
一个初步的推测是:全球的需求可能已经站到了底部的右侧,持续反弹的OECD指标可能意味着:发达国家在疫情稳定后恢复的力量可能要更胜于疫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拖累海外疫情对债券市场的定价作用是不足的,经济增长复苏的方向并未被打破,这导致长远来看,利率债收益率的确会面临持续上行的压力但当股市上升的动能减退后,收益率同样存在技术性下调的阶段性机会,长久期的赔率已经跌到偏低的水平,建议持券观望,不必恐慌抛售。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发债主体信用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