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发改委发布《2020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
点评
主要内容一: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尚未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地区,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
点评:供给侧改革持续。据发改委,2016-2018年分别完成煤炭去产能2.9/2.5/2.6亿吨,合计去产能8.1亿吨,“十三五”煤炭行业去产能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根据各省市煤炭厅公告显示,2019年各省仍在去产能,合计完成约0.7亿吨。2020年行业去产能持续,随着铁路运力的释放,能源供应有保障,高成本矿井关停退出意愿增强。
主要内容二:分类处置30万吨/年以下煤矿。认真执行《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煤炭供需形势和资源运力情况,加快落实已制定的实施方案,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升级改造提升一批的要求,加快退出低效无效产能,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和能源稳定供应能力。
点评:首先,30万吨/年以下产能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均低于大规模生产矿井,小矿井的退出有助于增加生产安全性以及资源效率。其次,据国家能源局《煤炭生产能力公告》梳理,截止2018年末,全国在产30万吨/年(不含)以下矿井产能合计13770万吨,占全国在产总产能35.2亿吨的3.9%。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中四川3545万吨、贵州2550万吨、云南1389万吨、湖南1025万吨)以及东北地区(黑龙江2391万吨、吉林216万吨)。这些地区大部分本身为煤炭净调入省份,在30万吨/年以下产能退出后,当地供应更加偏紧,即使当地需求不增加,调入量也会增长,因此利好主产地煤炭企业。
主要内容三:培育发展优质先进产能。以煤电、煤化一体化及资源接续发展为重点,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大型煤炭基地,谋划布局一批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安全保障程度高的大型露天煤矿和现代化井工煤矿。
点评:原煤生产向主产地集中。在环保、安全以及供给侧改革的驱使下,非主产地煤矿呈现净退出趋势,原煤产量持续下降。但新建产能集中在晋陕蒙等地,未来原煤产量将持续像晋陕蒙地区集中。同时,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在被“总量减量置换”、“去产能”的对冲下并不会带来过快的产量增长,同时,大多数新建产能并不是市场有效供给。新建煤炭产能多有配套项目,并不以煤炭的形势流向市场,而是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主要内容四: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支持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储备基地、实施煤电联营等方式,形成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规范实施中长期合同制度。提高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支持企业多签早签数量相对固定、价格机制明确的煤炭中长期合同。
点评:政策端以及长协合同将确保煤价保持在合理区间。目前来看,行业利润并不丰厚,据Wind数据测算,在2019年584元/吨港口均价的背景下,行业平均税前利润总额仅51元/吨,也仅高于行业全面亏损时期,在扣除相关税费后,几乎所剩无几,因此行业至少应该维持当前价格水平,才能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去产能持续,煤价保持合理水平。综合来看,供给侧改革仍在继续,环保与安全并重将加速小煤矿的退出。新建产能方面,减量置换仍是主旋律,上大关小确保产能不会无序扩张。行业供给逐步向主产地集中,运力逐步释放,长协合同签订量的增加将确保煤价保持合理水平且不会大幅波动,动力煤行业公用事业属性凸显,行业估值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运力充足的煤炭企业,如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等,以及销售区域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公司,如露天煤业、盘江股份等。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下跌,宏观经济下行,去产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