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去具体经济增速目标,但是仍有要求与期待。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显著冲击,特别是考虑到海外疫情已经呈现大流行态势,疫情的后续发展与蔓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为了科学制定年度发展目标,决策层隐去了本年度经济增长的数字具体目标。从稳就业、保民生角度提出了以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增长3.5%左右、调查失业率控制线为6%的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我们认为,这些指标的背后,其实至少可以说反映了决策层对于今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与期待。从就业目标推算的经济增长预期应该在3-4%左右。
我们认为本年度财政目标属于预期之内但并未用尽所有财政扩张空间全力进行财政刺激,而是服务于“六保、六稳”属于托底之策。主要考虑我们推测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经济在3-4月份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已经有了起色,当前压力虽大,但是一些乐观迹象已经出现,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二是财政在当前形势下收支矛盾越发凸显。因此,财政空间适度留有余裕,对后续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有重大意义。况且,财政更多还是注重管控公共风险,而不是仅仅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我们评估,财政总计用于托底经济的资金规模大致测算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中减税降费占2.5万亿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预计3.75万亿元,其他托底民生、减租贴息等资金规模估计不超过2万亿元,财政预计拉动经济增长2%左右。
当前的通胀、汇率与宏观杠杆率这三大寻常情况下的掣肘因素,都将难以在今年制约央行货币政策扩张的步伐。经济需求疲弱是引导宏观政策继续宽松的根本逻辑。当前,稳定经济运行,防止经济在短期过度失速是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且通胀相对温和的阶段,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是合理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之下,货币政策较财政政策而言约束较少,而财政则会面临巨大的收支矛盾压力。我们预计全年广义货币增速将达到12%左右,信贷与社融全年增速将达到12-13%左右。
总的来看,至少未来11年内,通缩风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考虑的现实风险。与此对应,失业率短期上行压力客观存在。今年以来在疫情冲击之下,经济需求面更加疲弱,城镇调查失业率显著上行。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本年度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需要注意,2019年该控制线为5.5%,而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皆运行于5.3%左右水平。但目前调查失业率已经达到6%控制线水平,反映了客观的通缩风险下,失业形势恶化的现实。从增长的就业弹性角度考虑,新增就业若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做基础,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稳就业势必需要一定程度的稳增长。在此背景下,汇率需要发挥其自动稳定器功能,以市场化形成机制更加灵活地浮动,以释放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促进内外经济均衡。红杠率方面,假若经济增长稳不住,则宏观杠杆率(债务/GDP)同样会被动上升,单纯因为顾虑杠杆率而不敢放开手脚托底经济是之聚焦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的矛盾。因此,我们认为二季度及后两个季度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仍然会呈现较为宽松的逆周期调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