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0亿元、12.83亿元、11.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12.63%、14.47%。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2019全年业绩符合预期。1)2019Q4公司实现营收10.62亿元(-10.12%),净利润3.63亿元(-18.65%),扣非归母净利润2.55亿(-20.69%)。2019Q4行业增长放缓,公司Q4业绩同比增速相比Q1-3亦呈现环比下降。2)2019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受静丙和疫苗高增长驱动。其中静丙收入约8.91亿元(+47.46%),疫苗产品收入约10.43亿元(+30.77%)。3)2019整体毛利率持平去年,其中受血浆原料成本影响,血制品毛利率-1.7pct;受四价苗放量拉动,疫苗产品毛利率+1.37pct。4)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2.65%,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持平去年。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3.63亿元(+5.42%),其中流入+16.69%,流出+24.63%,销售回款情况良好。公司2019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血制品:静丙增长贡献业绩,疫情推动血制品短中长期景气提升。2019年公司血液制品实现销售收入26.44亿元(+9.77%),其中静丙收入8.91亿元(+47.46%),白蛋白收入9.79亿元(-4.57%),其他血制品收入7.74亿元(-0.57%)。血制品行业自2017年调整以来逐步回暖,2018年下半年开始企业库存逐步消耗,2018年公司血制品库存减少25.75%,2019年血制品库存亦大幅减少(-39.65%)。通过本次疫情,静丙等血制品去库存进一步推进,将显著贡献一季度业绩弹性。此外,由采浆暂停导致的投产原料缺口有望推动中期提价。长期分析,本次疫情中的使用经验推动了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血制品认知的提升,我国和发达国家人均血液制品使用量的巨大差距有望缩小。
疫苗:四价流感苗快速放量,高价替代及接种率提升背景下增长将持续。2019年疫苗子公司实现收入10.49亿元(+30.68%),实现净利润3.75亿元(+38.92%)。1)公司流感疫苗龙头地位稳固,2019年疫苗公司共批签发流感疫苗1293.14万剂,占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的42%。2)四价流感苗上市以来快速放量。2018年公司四价流感苗批签发522.76万剂,2019年批签发835.93万剂,同比增长超50%。公司四价苗占全国四价苗批签发总量达86.9%。3)高价替代及接种率提升背景下四价苗增长将持续。①传统三价苗仅提供针对H1N1、H3N2、BV型流感病毒的保护,而四价流感疫苗可额外提供针对BY型流感病毒的保护。提供更广泛保护的四价苗代替三价苗是大势所趋。当前四价流感疫苗中标价约为125元/剂,约为三价疫苗中标价的2.7倍,较高的定价也为产品的营销推广提供助力。②通过本次新冠疫情,居民对于此类传播力极强、致病力稍弱的传染性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此类病毒在老年及基础疾病患者群体中的危害性也广为众人所知。我们认为本次疫情有望推动居民个人防护意识的提升,流感疫苗也有望受益于此迎来接种率的提升。
单抗:单抗布局积极推进,新增长点逐步培育:公司7个单抗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4个品种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德尼单抗、帕尼单抗和伊匹单抗等3个品种处于临床I期阶段。单抗领域的布局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血制品、疫苗、单抗三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可期。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血制品龙头,将受益血制品短中长期景气提升;此外,作为流感疫苗龙头,流感苗接种率的提升和四价苗的高价替代也将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8.37亿元、57.12亿、66.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7亿元、19.11亿元和22.36亿元;EPS分别为1.17元、1.36元和1.59元,对应PE分别为37.61X、32.22X和27.5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浆站采浆量不达预期风险;2、四价流感疫苗放量不及预期;3、单抗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