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经营视角看,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以下要点值得关注,分别是: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如何发力、中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如何展开、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如何下降、金融风险如何防控等。
总量型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货币、信贷和社融“三速齐升”。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表述,总体符合预期。我们判断:一是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改;二是年内仍需安排一次降准;三是M2、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三速齐升”,年内分别达到11%、13%、12%,各项指标先冲高、后走平。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增信,实施“类QE”。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测央行可能会针对特定金融机构或SPV,对特定领域提供增信支持,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支持银行发行更多信用贷款。
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1)截止4月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约18%,预计年内达到2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重点将在提升信用贷占比、首贷率、中长期贷款占比等方面推进,信贷资源将持续大力度地向普惠领域倾斜;(3)基建融资按下快进键,大型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吸引银行配套资金。
提出“两个一定”,贷款利率下行确定性高。(1)预计MLF和LPR利率年内仍有10-15bp的下调空间,央行也会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引导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2)扶持实体经济需坚持“三方让利”,银行是主力;(3)防资金空转需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精准拆弹”化解金融风险。(1)推动中小银行系统性补充资本或有新招,处置问题金融机构不排除安排“一揽子”方案;(2)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压实三方责任;二是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三是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
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定价下行、风险缓释。(1)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加快,“以量补价”维持净利息收入正增长;(2)对公领域信贷进一步发力,零售领域相对偏稳;(3)存贷利差压力加大,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优化存款结构势在必行;(4)资产质量压力得到一定缓释。
资金利率小幅上行,流动性宽松格局依然不改。本周流动性总体延续宽松态势,缴税因素叠加近期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加大,隔夜利率回升至1%以上。展望下周流动性:资金利率的阶段性小幅上行不改整体宽松格局,但恐难再现前期极低利率水平,隔夜利率有望维持在0.8-1.3%,7天利率有望维持在1.2-1.7%。从疫情演化方向、经济基本面、资金面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导向来看,债券市场运行中性,10年期国债利率将大概率继续维持在2.5-2.8%区间运行。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重启后疫情的演化情况,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