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期,市场对短期经济增长趋势较为关注,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疫情下海外需求的衰退程度,二是国内宏观政策刺激内需的对冲力度。对于中国本身经济增长而言,这两块属于后疫情时期最重要的外生冲击。本文围绕消费、固定资产投资、通胀、流动性等方面,就几个市场较为关注的问题尝试做出回答。
1、 、导 财政积极将引导 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多少?2020到 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 13% 左右。在基建资金来源结构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占比约为 63.8%。从现阶段财政政策积极程度来看,预计 2020年一般财政预算赤字率可能在 3.5%以上,不排除上调至 5%的可能性;其次,预计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在 3.5万亿左右,相较于去年增加 1.4万亿;此外,预计今年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可能在 1万亿左右(少部分用于基建),可以与现有的财政货币政策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预计 2020年将形成约 2.4万亿的增量资金,最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在 13%左右。
2、外需塌陷对制造业影响几何?疫情影响下,海外经济增长衰退概率较大。受海外疫情影响,2Q 外需可能下滑30%。原因在于 4月整月海外经济停摆,二季度生产需求可能下滑 1/3。此外,从美国失业救济金领取人数上看,疫情以来由 28万跃升至现在 400多万水平,远超金融危机。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也将美国 2季度经济增长下调至-30%,海外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且隔离防疫措施较晚,冲击可能比中国要大。
外需塌陷导致制造业 回升力度偏弱 ,预计二季度制造业同比难有明显回升,跌幅至 可能收窄至-15% 左右的水平。出口交货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在 40%左右,可以理解为外需可能占到制造业投资 40%左右,如果二季度外需下滑30%,那么可能拖累制造业近 12个百分点。2020年 1季度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5%,二季度内需应有所企稳,但外需下滑严重,预计跌幅有所收窄,但整体水平仍然较弱,可能在-15%左右的水平。
3、政策会支撑房地产投资吗?房地产需求端难以放松,但为稳定经济增长,融资端可能有所放松。从现阶段政府的表态来看,基本上“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动摇。但考虑到疫情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影响,我们认为会从融资端给予一定放松,主要是土地供给(政府在税收收入下降,土地收入可能作为一部分补充)和房地产企业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中受益)两块,最终保证一定的房地产投资增速,稳定经济增长。计 预计 2020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转正,并有 小幅上升的可能性。
4、二季度消费能起来吗?二季度消费难以大幅回升。二季度消费可能有所反弹,达到去年同期消费水平,主要是汽车消费和政府公共消费的拉动(汽车占社零消费比重较大、政府可能采取消费券、加大公共消费力度等拉动消费)。但餐饮、服装、旅游等占比较大的消费依然难有起色,且疫情影响名义 GDP 下行,收入减少导致消费意愿下降,因此消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5、下半年通胀怎么看?CPI 方面,猪肉平均批发价预计在 40元/公斤高位震荡,蔬菜 Q2环比季节性下跌,水果 Q3环比季节性下跌,燃料价格随着原油价格逐渐企稳回升, 我们判断CPI 未来三个季度分别是 3.6% 、2.7%和 和 1.1% 。
PPI 方面,原油价格逐渐企稳回升,Q2-Q4的均价在 27美元/桶、30美元/桶和35美元/桶。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随着国内基建项目发力企稳回升,有色金属跟随全球经济在 Q2探底随后回升调 。综合来看我们下调 PPI 中枢,后三个季度PPI 同比分别为-3.6% 、-3.1% 、-2.3% ,全年可能基本处于工业品通缩压力中。
6、全年流动性能释放多少?2020年社融预计达到 32万亿左右,全年社融余额同比约为 12.7%。 。按照季节性的比例安排,再考虑到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整体流动性投放节奏有所前倾。预计后三个季度的社融分别在 8.3万亿、7.4万亿和 6.2万亿左右。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失控、政府应对不当、行业影响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