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5月5日,激光器龙头IPG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业绩(截至2020/3/31),20Q1实现营业收入2.49亿美元,同比下降21%,符合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美元,同比下滑34.0%。公司对20Q2单季度业绩指引为2.6~2.9亿美元(19Q2单季度实现收入3.6亿美元)。
一季度IPG在华收入同比下滑40%,先进应用及医疗装置需求崛起
一季度IPG实现营收2.49亿美元,同比-21%,位于公司业绩指引2.2~2.5亿美元高位,主要由于三月份中国地区疫情缓和、需求回升以及新产品的强劲表现;归母净利润0.36亿美元,同比-34%。分地区来看,中国/欧洲/日本/北美地区销售额同比-40%/-15%/-12%/+4%,中国区销售额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公司主要业绩增长来源已迁移至北美地区。受疫情影响,20Q1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远高于19Q4的21%,预计随着国内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陆续复工复产,IPG二季度中国区收入降幅将收窄至正常水平。分下游应用来看,由于切割,焊接和打标应用的销售额下降,材料加工销售额同比下降28%(占总收入87%);而先进应用和医疗装置中激光设备需求同比增长123%,带动其他应用销售额快速增长。
毛利率下滑放缓,价格战逐步向高功率产品迁移
一季度IPG毛利率41.3%,环比微增0.8pct,同比-6.0pct(19Q4单季度毛利率同比-10pct),毛利率下降幅度收窄,我们判断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竞争加剧且公司盈利能力承压,IPG并未跟进国内激光器价格战,而是将更多精力转向欧美小而美的定制化市场,减少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我们预计随着IPG退出大规模、结构性的价格战,2020年行业价格下降幅度将明显趋缓。
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需求环境的影响和较低的平均售价,IPG高功率激光器销售额(占总收入的48%)同比下降33%,其中功率6kW以上的光纤激光器销售额大约占所有高功率激光器销售额的50%。由于国产激光器不断发力大功率,国内激光器价格竞争已逐步从1kW、3kW上移至6kW、10kW。2019年,锐科激光3,300W光纤激光器产品和6,000W光纤激光器产品销售额相分别相较2018年增长40.33%和136.14%,同时12kW光纤激光器开始大批量出货;创鑫激光4,000W单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和25kW多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均通过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检测。根据《2019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目前中低功率1kW、3kW激光器进口价格和国产价格非常接近,进一步降价空间有限;高功率6kW、10kW国产价格仍远低于进口价格,这将对IPG毛利率造成进一步压力,但对于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国内激光龙头企业,高功率产品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优化将带动成本下移。
进口替代提速,国产激光器龙头行业底部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光纤激光器销售总额约为82.6亿元,仅有低个位数增长率。IPG在华市场份额41.9%,同比-8.2pct;锐科激光市占率为24.3%,同比+6.5pct。在材料加工市场较为疲软、竞争加剧的行业底部时期,IPG偏向采取削减支出、压缩成本等收缩战略,而国内激光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高功率市场竞争,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凭借本土人力成本优势,未来预计仍将进一步扩张市场占有率,持续挤压进口份额。
投资建议:推荐【锐科激光】行业底部快速提升市占率,公司处于高功率、超快等多条线并行的快速发展期,市占率快速提升,技术迭代也带来新产品推出、以及成本的有效控制。长期来看,激光器行业仍是朝阳行业,切割、焊接、超快等应用市场依旧广阔,我们认为疫情不改龙头确定性趋势,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前景。建议关注【柏楚电子】国内激光切割成套控制系统龙头,各类产品全面放量,2019年业绩延续出色表现,布局高功率与超快激光打造业绩增长点;【杰普特】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龙头,拳头产品MOPA在细分领域构建了高壁垒,智能装备板块2020年有望迎接拐点。
风险提示:激光器价格战持续;行业景气度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