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41亿元,同比增长21.39%。实现归母净利润13.13亿元,同比增长30.58%。
扣非归母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25.53%。实现基本EPS1.08元。
投资要点:
短期疫情催化,营收净利增长有所提速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三大业务领域持续稳健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便携彩超、移动DR,等多种仪器等和疫情直接相关的产品增长不同程度加速,其中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体外诊断产线的试剂和医学影像产线的台式彩超由于医院疫情期间的常规诊疗、手术量、体检量的下降而有所放缓。目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显著遏制,海外监护设备需求仍然旺盛;同时国内疫情已基本平息,复工复学已有序进行。预计随着后续国内医学诊疗的逐步恢复,公司体外诊断业务有望加速。Q2业绩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另外,公司Q1经营性现金流1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4.3%,表现优异。
疫情下品牌力建设显著,国际化进程加速至3月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和国际范围分别紧急交付超过8万台和4万台医疗设备。在海外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公司继续凭借已经建立起的成熟的本地化运营体系,持续保障产品及时地交付海外疫区,并通过提供全方位售后服务,树立中国产品高端制造的形象,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有力的保障了公司中长期的发展。
研发投入提升,保障产品长期市场竞争力Q1公司研发投入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显著高于收入端增速。
公司近年来在高端产品领域已有明显突破,伴随着研发投入的进一步提升,有望加速对高端医疗器械销售市场的渗透。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7.6、70.24、85.09亿元,对应PE为56、46、38倍,公司持续受益于国内医疗系统新基建建设,未来成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后续高端设备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层市场竞争显著加剧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