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天坛生物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0.28%;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44%。公司公告,子公司成都蓉生拟投资4.96亿元,在永安血制项目基地内新建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车间及动物房。
静丙放量驱动收入端增长,核酸检测拖累利润增速。20Q1公司业绩增长受到新冠疫情的多方面影响,一方面静丙用于新冠肺炎治疗,销量实现明显增长;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使医院门诊及手术量下滑明显,进而导致白蛋白终端需求下降。20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6.33%(-3.14pct),这预计主要与血浆核酸检测导致成本上升有关。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于2019年4月全面开展血浆核酸检测,因此,预计公司成本上升压力有望自20Q2开始有所缓解。20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56%(-0.46pct),整体维持相对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7.24%(-0.02pct)、管理费用率6.41%(-0.24pct)、研发费用率2.47%(+0.15pct)、财务费用率-0.56%(-0.35pct)。20Q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01亿元,同比增长32.41%,这主要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支付献浆补贴减少,购买商品与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4.03%。
公司采浆量持续稳健增长,产能瓶颈突破带来规模效应。采浆端,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公司浆站拓展工作稳步进行,其中兰州血制获批泾川浆站,公司浆站数量增加至58家;成都蓉生宜宾浆站、武汉血制大同浆站、郧阳浆站郧西分站正式采浆,在营浆站增加至52家。公司采浆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2019年达到1706吨,同比增长8.8%。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司浆站自春节假期后全面停产,但截至20Q1末,公司浆站均已恢复采浆。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同时公司后续加强采浆宣传以及新浆站持续贡献增量,公司2020年采浆量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生产端,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为解决扩大产能问题,成都蓉生在成都投资14.5亿元新建永安基地,上海血制在云南投资16.55亿元新建云南基地,两大生产基地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随着未来逐步建成投产,公司有望通过内部资源的调动和共享,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目前永安基地土建施工已完成约80%,安装工程施工约完成70%,预计有望按预期投产。此外,公司公告,成都蓉生拟投资4.96亿元,在永安血制项目基地内新建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车间及动物房,预计有望2022年底建成。
产品管线有望不断丰富,终端网络助力销售快速增长。为丰富产品结构,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八因子与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申报生产并纳入优先审评,重组八因子、层析法静丙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重组凝血因子VIIa处于临床前中试阶段。随着在研产品的逐步上市,公司吨浆利润有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终端医院网络建设,扩大进入终端的数量和比例,根据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对医院进行分类,加强重点区域核心医院的进入和推广工作。2019年,公司覆盖终端总数达15114家,同比增长28.3%,其中药店覆盖5017家,同比增长36.11%,进入标杆医院31家、重点开发医院52家。随着公司学术推广与终端覆盖的持续加强,同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静丙市场教育的正面提振效应,公司未来销售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43.20元。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6.0%、18.1%、17.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0%、20.1%、19.1%,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3.20元,相当于2020年62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政策风险、安全性风险、整合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