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0.75亿元,同比增长34.90%;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26.92%,扣非后净利润为3.93亿元,同比增长29.87%,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Q1实现营业收入8.13亿元,同比+18.80%;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28.84%,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了稳健增长。
受益于2018年订单落地,公司2019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在2018年累计获得78.45亿元订单,在2019年逐步兑现:环境修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26.75%,毛利率28.88%,同比-1.32pct,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系上一年环境修复订单在2019年的稳步落地;危废处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8.25%,毛利率为29.47%,同比-1.09pct,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系贵州宏达项目历史负担较重影响业绩,同时公司出售杭州新德环保项目致并表范围减小;生活垃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37亿元,同比+72.60%,毛利率为16.80%,同比-5.14pct,主要系公司确认建设收入占比提升(工程建设收入提升9.38个pct 至78.58%),拉低毛利率水平(整体毛利率亦从26.35%下降3.17个pct 至23.18%)。
存量订单充足,聚焦在手项目建设,垃圾焚烧投产有望增厚业绩。为提升项目质量,公司2019年放缓拿单节奏,累计获得30.07亿元订单:公司从项目利润率、业主履约支付能力等方面加强了对环境修复订单的审核力度,2019年新增订单9.47亿元,2019年期末在手订单14.74亿元,为后续收入实现奠定了基础;生活垃圾处理板块,公司目前有3900吨/日运营产能,在建项目为5200吨/日,预计项目进入运营期可以进一步贡献业绩。危废板块,滕州(100吨/日)、乐山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在手订单和经营计划,我们维持20年盈利预测,下调21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5.40/6.15亿元(原值为5.40/6.52亿元),新增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82亿元,对应20-22年EPS 为0.80/0.91/1.01元,当前股价对应20年PE 为15倍,考虑到2020年公司业绩仍可维持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020年新签订单量较少会拖累2021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