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19年度财务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有所下滑。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83.11亿元(-2.67%),增速下滑4.12pct;实现归母净利润8.85亿元(+3.26%),增速下滑32.58pct;扣非归母净利润8.16亿元(+18.30%),增速提升2.31pct。
酒店业务营收下滑拖累公司总体营收水平。公司营收下降系酒店业务营收78.62亿元(-2.82%)下滑,主要由于关店及停业升级改造使得直营店在营业平均房量下降5%,同时RevPAR有所下滑,导致酒店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79亿元(-5.65%)。酒店管理业务持续增长,由于特许管理酒店数量由2018年末3124家增加到2019年末3599家,实现营收15.82亿元(+10.35%);景区运营业务实现营收4.50亿元(+0.01%)与上年基本持平。
期内公司营业成本5.25亿元(11.25%)增长显著,使得毛利率93.68%(-0.79pct)较上年略有下降。营业成本变动主要由于:1、餐饮成本增加,酒店运营业务的送餐增加以及单份早餐成本增长;2、商品成本增加,系酒店运营业务中商品销售收入上升所致。整体费用65.59亿元(-4.1%),费用率78.92%(-1.18pct)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64.99%(-0.7pct)系职工薪酬减少,主要由于公司优化人员配置、降低酒店人房比、2019年奖金减少所致;同时本年直营酒店数量有所减少,折旧及摊销较上年减少3396.59万元,下降4.32%;以及公司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能源费用较上年减少4736.41万元,下降10.18%所致。管理费用率12.15%(+0.11pct)主要由于RevPAR下滑导致特许店总经理奖金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0.32%(-0.03pct)主要由于公司提高研发效率,加强自主开发投入、减少外包服务费用。财务费用率1.47%(-0.55pct)主要系公司合理安排资金偿还贷款,贷款规模减少导致利息支出下降。投资收益3565.17万元(-77.15%),比上年下降1.20亿元,主要系公司2018年出售燕京饭店20%股权增加投资收益。
期内公司超额完成上年开店任务,储备待开业酒店数量丰富。报告期末,公司酒店数量4450家,其中中高端酒店数量945家,占比21.2%。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店数量为829家,其中直营店27家,特许加盟店802家。其中经济型酒店新开店108家,中高端酒店新开店289家,云酒店240家,管理输出酒店192家。已签约未开业和正在签约店为660家。
2019Q4及全年酒店经营三大指标全面下降。19Q4:RevPAR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151元(-4.2%),其中经济型酒店130元(-6.1%)/中高端酒店220元(-9.7%)/云酒店99元(-12.5%);平均房价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195元(-1.3%),其中经济型酒店161元(-3.9%)/中高端酒店302元(-10.4%)/云酒店159元(-4%);出租率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77.6%(-2.4pct),其中经济型酒店80.7%(-1.9pct)/中高端酒店72.6%(-0.6pct)/云酒店61.9%(-6pct)。2019年全年:RevPAR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158元(-2.4%),其中经济型酒店137元(+4.3%)/中高端酒店230元(-8.2%)/云酒店109元(-10.2%);平均房价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200元(+0.9%),其中经济型酒店167元(-1.9%)/中高端酒店319元(-7.9%)/云酒店165元(-3.4%);出租率方面,首旅如家全部酒店79.1%(-2.6pct),其中经济型酒店82.3%(-2.1pct)/中高端酒店72.2%(-0.3pct)/云酒店66.3%(-5pct)。
投资建议:公司受新冠疫情影响业绩损失显著,预计2020Q1业绩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5.05亿元-5.4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395.7万元。目前公司所属酒店90%以上恢复营业,其中如家复工开业店出租率达到65%,公司配合疫情防控推出“安心住”等产品适应市场,预计Q2出租率有所回升。在疫情影响下公司今年仍计划新开店800-1000家,较上年新开店800家进一步提升。疫情之下国内酒店普遍承压,目前已经出现酒店宣布停业破产。作为国内龙头酒店集团,中长线有机会把握市场开展并购整合、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加盟占比。
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28\0.91\1.04,对应公司4月20日收盘价14.48元,2020-2022年PE分别为50.98\15.89\13.93,维持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或出现剧烈波动风险;公司经营成本上升风险;居民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持续扩散风险;景区客流下降风险。